诗词六六成语词典见之不取,思之千里见之不取,思之千里的意思
jiànzhīqǔ,sīzhīqiān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


基础信息

拼音jiàn zhī bù qǔ,sī zhī qiān lǐ

注音ㄐ一ㄢˋ ㄓ ㄅㄨˋ ㄑㄨˇ,ㄙ ㄓ ㄑ一ㄢ ㄌ一ˇ

繁体見之不取,思之千里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二八:“见之不取,思之千里。只道张协状元,不知榜眼探花是那里人,买本看。”

感情见之不取,思之千里是中性词。

例子呀,道兄差矣!岂不闻见之不取,思之千里,既遇明主,何必远去?(明 张风翼《红拂记 俊杰知时》)

用法作宾语、分句;形容不要错失良机。

近义坐失良机、见物不取,失之千里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的意思解释、见之不取,思之千里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见物不取,失之千里 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的意思。形容不要错失良机。出处明·张凤翼《红拂记·俊杰知时》。
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差之毫牦,失之千里

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牦﹐亦作'厘'。

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出处《礼记·经解》,表示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失之千里,差若毫厘 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失:过错,失误。毫、厘:重量和长度的小单位。差:错误。开头时错了一点点,结果就会造成很大差错。也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竭:尽。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弊帚:破扫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有时用于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