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únshíqiānbǎi

存十一于千百



存十一于千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谓亡多而存少。

详细释义

  1. 指亡多而存少。

    而今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安在其能廓如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

存十一于千百[cúnshíyīyúqiānbǎi]


基础信息

拼音cún shí yī yú qiān bǎi

注音ㄘㄨㄣˊ ㄕˊ 一 ㄩˊ ㄑ一ㄢ ㄅㄞˇ

繁体存十一於千百

出处语出晋 陆机《叹逝赋》:“顾旧要于遗存,得十一于千百。”

感情存十一于千百是中性词。

例子而今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唐 韩愈《与孟尚书书》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存十一于千百的意思解释、存十一于千百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存十一于千百 谓亡多而存少。
十一千百 犹言千分之十、百分之一。谓在大量中保存极少的一部分。语出晋·陆机《叹逝赋》:“顾旧要于遗存,得十一于千百。”
拒人于千里之外 在千里之外就把人拦住。原指自以为是,不愿听别人意见。后形容人态度非常傲慢,不愿接近人或与他人合作。
决胜于千里之外 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千百为群 成百上千聚集成群。出自《魏书·袁翻传》。
二十一经 清人于“十三经”外,加《国语》《大戴礼》《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说文解字》《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合称“二十一经”。见清·刘恭冕《广经室记》。参见“[[十三经]]”。
二十一史 明·万历国子监刊行的正史,将宋时所称的十七史增加宋·辽·金·元四史,称为二十一史。
八十一章 指《老子》。世所传《老子》各本,皆分八十一章。
十一而税 按十分取一的税率抽税。
发昏章第十一 即“发昏”的诙谐说法,“章第十一”是仿效《孝经》等古书“某某章第几”的形式而成的一种风趣口语。为头脑发昏的风趣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