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ngdǐngshān

扛鼎拔山



扛鼎拔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语本《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又:“力拔山兮气盖世。”

详细释义

  1.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有~之勇,经文纬武之才。◎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

扛鼎拔山[gāngdǐngbáshān]
  1. 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力气强大,勇武过人。见「拔山扛鼎」条。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有扛鼎拔山之勇,经文纬武之才。」


基础信息

拼音gāng dǐng bá shān

注音ㄍㄤ ㄉ一ㄥˇ ㄅㄚˊ ㄕㄢ

繁体摃鼎拔山

出处《史记 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感情扛鼎拔山是中性词。

例子有扛鼎拔山之勇,经文纬武之才。(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力大无比。

近义拔山扛鼎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扛鼎拔山的意思解释、扛鼎拔山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扛鼎拔山  语本《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又:“力拔山兮气盖世。”
拔山扛鼎 扛:举起。鼎:古代用来烹饪的器皿,为青铜所制。形容力大无比。也作“拔山举鼎”。
扛鼎抃牛 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力能扛鼎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扛鼎之作 比喻作品(多指文学作品)在社会上的影响广大,意义深远。
拔山盖世 拔山:把山拔起来。形容勇猛无敌。
拔山超海 形容力量威势极大。
荡海拔山 摇动大海,拔起高山。形容人的力气非常大。
力可拔山 力气大得可以拔起山来,形容勇力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