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ndàozhì

冠履倒置



冠履倒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见'冠履倒易'。

详细释义

  1.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冠履倒置[guānlǚdàozhì]
  1. 比喻上下颠倒,本末倒置。

    明史˙卷二零九˙杨继盛传:以堂堂中国,与之互市,冠履倒置。亦作冠履倒易。

百科释义

帽子和鞋的位置换了。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基础信息

拼音guān lǚ dào zhì

注音ㄍㄨㄢ ㄌㄩˇ ㄉㄠˋ ㄓˋ

出处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第22卷:“明宗之于强藩已多所包容,不能制驭矣。至石晋尤甚,几有冠履倒置之势。”

感情冠履倒置是贬义词。

例子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回:“难道就大小易位,冠履倒置?”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近义冠履倒易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冠履倒置的意思解释、冠履倒置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冠履倒置 见'冠履倒易'。
冠履倒易 冠:帽子。履:鞋子。易:交换。比喻上下颠倒。也作“冠履倒置”。
贵冠履轻头足 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倒置干戈 亦作'倒载干戈'。
轻重倒置 倒:颠倒。置:放置。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位置颠倒了。
头足倒置 比喻颠倒事物的主次关系。
本末倒置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事物的主次、轻重颠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