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nniúzhīdǐng

函牛之鼎



函牛之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大鼎。

详细释义

  1. 大鼎。

    《淮南子·诠言训》:“夫函牛之鼎沸,而蝇蚋弗敢入。”高诱注:“函牛,受一牛之鼎也。”《后汉书·刘陶传》:“其危犹举函牛之鼎,絓纤枯之末,诗人所以眷然顾之,潸焉出涕者也。”李贤注:“函牛之鼎谓大鼎也。”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材能》:“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犹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亦省作“函牛鼎”。宋梅尧臣《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歙州》:“源流本慷慨,吐论皆经邦。量犹函牛鼎,吾徒媿罌缸。”

函牛之鼎[hánniúzhīdǐng]
  1. 受一牛之大鼎也。

    《淮南子·诠言训》:「夫函牛之鼎沸,而蝇蚋弗敢入。」注:「函牛,受一牛之鼎也。」;《后汉书·刘陶传》:「其危犹举函牛之鼎,絓纤枯之末。」注:「函牛之鼎,谓大鼎也。」

百科释义

函牛之鼎(hánniúzhīdǐng)解释:函:包含,包容。能容纳一头牛的大鼎。形容气势宏大。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夫函牛之鼎沸,而蝇蚋不敢入。”示例:其危犹举~,絓纤枯之末。★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传》用法: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基础信息

拼音hán niú zhī dǐng

注音ㄏㄢˊ ㄋ一ㄡˊ ㄓ ㄉ一ㄥˇ

繁体圅牛之鼎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夫函牛之鼎沸,而蝇蚋不敢入。”

感情函牛之鼎是中性词。

例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传》:“其危犹举函牛之鼎,絓纤枯之末。”

用法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函牛之鼎的意思解释、函牛之鼎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函牛之鼎 大鼎。
搏牛之虻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
犁牛之子 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
牛之一毛 牛身上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亦作“九牛一毛”。
犂牛之子 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论语·雍也》:“子謂仲弓,曰:‘犂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何晏集解:“言父雖不善,不害於子之美。”
吞牛之气 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司马牛之叹 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