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únshǒuzhái

魂不守宅



魂不守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见“魂不守舍”。

百科释义

魂不守宅,汉语成语,拼音是húnbùshǒuzhái。意思是指人之将死。也形容精神恍惚。“魂不守舍”。出自《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基础信息

拼音hún bù shǒu zhái

注音ㄏㄨㄣˊ ㄅㄨˋ ㄕㄡˇ ㄓㄞˊ

出处三国·魏·管辰《管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感情魂不守宅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精神不集中。

近义魂不守舍

英语be out to lunch(be out of one\'s min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魂不守宅的意思解释、魂不守宅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魂不守舍 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精神不集中、心神不定的样子。
神不守舍 见“魂不守舍”。
魂不着体 形容极度恐慌,或指为情所感,不能自主。
魂不著体 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同“魂不附体”。
魂不赴体 同'魂不附体'。
魂不附体 形容惊恐万分,不能自主。
魂不负体 同'魂不附体'。
惊魂不定 形容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阴魂不散 比喻坏人坏事已不存在,但其恶劣影响还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