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ozhīshì

犄角之势



犄角之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见“掎角之势”。


基础信息

拼音jī jiǎo zhī shì

注音ㄐ一 ㄐ一ㄠˇ ㄓ ㄕˋ

繁体犄角之勢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2回:“公子元列营于左殿,公子商人列营于朝门,相约为犄角之势。”

感情犄角之势是中性词。

例子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在九龙江近海澄县地方的海口镇,结扎水营,以为犄角之势。”

用法作宾语;用于战争或局势。

造句

  • 他在球场中央始终和弗兰克·兰帕德保持犄角之势,在斯坦福桥的首个赛季里,他是切尔西出场次数第四多的球员。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犄角之势的意思解释、犄角之势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犄角之势 见“掎角之势”。
掎角之势 掎:拉住,指拉住腿。角:指抓住角。掎角:夹击敌人。原指从两方面夹攻敌人。现比喻分出兵力,形成牵制或夹击敌人的作战阵势。也作“犄角之势”。
钻牛犄角 意思是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犄角旮旯 见“犄里旯旮”。是“狭窄偏僻的地方”和“角落”的意思。是北方居民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指屋子里或院子里的角落,或指一切角落。
牛角之歌 后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蜗角之争 比喻所争者极小。
折角之口 人口才很好,善于辩论。
总角之交 总角:古代儿童把头发束成小髻,称为总角,借指童年时代。指小时候很要好的朋友。也作“总角之好”。
总角之好 指小时候很要好的朋友。
鼎足之势 鼎:古代三足两耳的炊具。比喻三方面分立相互抗衡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