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ùmínshuǐhuǒ

救民水火



救民水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水火:水深火热。指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详细释义

  1. 水火:比喻深重的灾难。把老百姓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谡如此来,是要~,不想无民可救,只有贼可杀呢。◎清·魏秀仁《花月痕》

百科释义

救民水火拼音jiùmínshuǐhuǒ,释义从水深火热中拯救老百姓,出处《孟子·梁惠王下》


基础信息

拼音jiù mín shuǐ huǒ

注音ㄐ一ㄡˋ ㄇ一ㄣˊ ㄕㄨㄟˇ ㄏㄨㄛˇ

繁体捄民水火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

感情救民水火是中性词。

例子谡如此来,是要救民水火,不想无民可救,只有贼可杀呢。清·魏秀仁《花月痕》

正音“水”,不能读作“suǐ”。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灾难深重。

近义救世济民

反义烧杀抢掠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救民水火的意思解释、救民水火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救民水火 水火:水深火热。指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救民于水火 救:拯救;水火:比喻灾难。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救民济世 挽救天下,拯济百姓。
不通水火 谓与人不相往来。
不避水火 见“[[不避汤火]]”。指不畏凶险。
判若水火 判若水火pànruòshuǐhuǒ像水与火那样,互不相容
如蹈水火 比喻处境艰难。
势如水火 双方不能相容。
势成水火 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水灾、火灾、战乱和书蠹。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
水火不容 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相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出自汉·王符《潜夫论·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