érzhīfǎn

迷而知反



迷而知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详细释义

  1.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迷而知反[míérzhīfǎn]
  1. 迷失正道而及时觉察,回归正途。比喻知错能改。

    三国志˙卷六˙魏书˙袁术传: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晋˙桓玄˙与释慧远书劝罢道:迷而知反,去道不远,可不三思?

迷而知反[míérzhīfǎn]
  1. 迷失正道而及时觉察,回归正途。比喻知错能改。

    《三国志.卷六.魏书.袁术传》:「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晋.桓玄〈与释慧远书劝罢道〉:「迷而知反,去道不远,可不三思?」

百科释义

返:回来。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基础信息

拼音mí ér zhī fǎn

注音ㄇ一ˊ ㄦˊ ㄓ ㄈㄢˇ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感情迷而知反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知错就该。

近义悬崖勒马,迷途知返

反义执迷不悟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迷而知反的意思解释、迷而知反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迷而知反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迷而知返 见'迷而知反'。
迷涂知反 见'迷途知反'。
迷途知反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
迷而不返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迷而不反 见'迷而不返'。
不得而知 得:能够。无法知道。
可想而知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知道。
生而知之 生下来就明白知识和道理。指不经过学习就有知识,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一望而知 一看就知道。表示事物或问题显露得十分清晰,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