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zhīduì

泥中之对



泥中之对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箸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两婢子问答皆援引《诗经》。后用为掉文之典实。

详细释义

  1.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説。

    玄怒,使人曳箸泥中。须臾,復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两婢子问答皆援引《诗经》。后用为掉文之典实。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丽品》:“每一掉文,如匡説解颐,不数郑家婢泥中之对也。”


基础信息

拼音ní zhōng zhī duì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泥中之对的意思解释、泥中之对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泥中之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箸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两婢子问答皆援引《诗经》。后用为掉文之典实。
泥中隐刺 比喻说话中带着讥讽。
三夫之对 见'三夫之言'。
杯中之物 杯子中的东西。指酒。也作“杯中物”。
池中之物 养在水池里的小鱼小虾。比喻地位卑下、无雄心壮志的人。也比喻处于困窘境地,没有办法施展才能的人。
风中之烛 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釜中之鱼 比喻不能久活。
个中之人 指曾亲历其间或深明其中情理的人。
沟中之瘠 指因贫困而流落荒野或死于沟壑的人。
国中之国 指一个国家内,国家政府管辖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