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ēng

僧自恣日



僧自恣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佛教以农历七月十五日为'僧自恣日'。此日僧众举罪悔过,无忌无隐,故称。也称佛欢喜日。参阅《翻译名义集.众善行法》。

详细释义

  1. 佛教以农历七月十五日为“僧自恣日”。此日僧众举罪悔过,无忌无隐,故称。也称佛欢喜日。参阅《翻译名义集·众善行法》。

僧自恣日[sēngzìzìrì]
  1. 佛-谓七月十五日也。是日僧众结夏安居即竟,使他僧随意恣举其所犯罪,对他比丘而忏悔之,故曰自恣日。十方诸佛,欢喜其完成安居之修养,故亦称佛欢喜日。

    《盂兰盆经》:「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代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基础信息

拼音sēng zì zì rì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僧自恣日的意思解释、僧自恣日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僧自恣日 佛教以农历七月十五日为'僧自恣日'。此日僧众举罪悔过,无忌无隐,故称。也称佛欢喜日。参阅《翻译名义集.众善行法》。
跋扈自恣 跋扈:粗暴专横。恣:放纵。形容粗暴专横,为所欲为。
汪洋自恣 汪洋:水势浩大的样子。自:自由。恣:放纵,没有拘束。水势浩大而自由放纵。形容文章、言谈、书法等气势磅礴,潇洒自如。也作“汪洋恣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