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ǐjuéshū

史不绝书



史不绝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书:书写,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指历史上经常发生的同类事情。

详细释义

  1. 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百科释义

史不绝书是汉语词汇,拼音shǐbùjuéshū,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基础信息

拼音shǐ bù jué shū

注音ㄕˇ ㄅㄨˋ ㄐㄩㄝˊ ㄕㄨ

繁体史不絶書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

感情史不绝书是中性词。

例子刘大年《台湾一千七百年的历史》:“往后史不绝书,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分句;指历史上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反义史无前例,旷古未有,前所未有

造句

  • 由于这一事件带着“求仙”活动的迷信表象,因此尽管史不绝书,还是未能引起后人深入的研究。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史不绝书的意思解释、史不绝书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史不绝书 书:书写,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指历史上经常发生的同类事情。
不绝于耳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不绝如发 同“不绝如线”。
不绝如带 同“不绝如线”。
传诵不绝 谓品性高洁而不与世俗隔绝。
口不绝吟 吟:吟咏,背诵。嘴里不停地吟诵。形容学习非常刻苦。
劳问不绝 谓品性高洁而不与世俗隔绝。
连绵不绝 连续不断。
络绎不绝 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
络驿不绝 见'络绎不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