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wéigōng

十围五攻



十围五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后因以“十围五攻”谓十倍于敌,可以合围;五倍于敌,可以攻战。

详细释义

  1. 语本《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若兵力超过敌军十倍,则采取围攻的方式;若兵力超过敌军五倍,则采取集中攻击的方式。《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

百科释义

十围五攻,shíwénwǔgōng,成语,指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它,超过五倍就可以攻击它。


基础信息

拼音shí wéi wǔ gōng

注音ㄕˊ ㄨㄟˊ ㄨˇ ㄍㄨㄥ

繁体十圍五攻

出处《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感情十围五攻是中性词。

例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上》:“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军事。

近义什围伍攻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十围五攻的意思解释、十围五攻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十围五攻 《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后因以“十围五攻”谓十倍于敌,可以合围;五倍于敌,可以攻战。
十围之木,始生如蘖 十围:形容极其粗大;蘖:树木的嫩芽。十围粗的大树,初生时只是一棵嫩芽。比喻事物是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