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zhīdōng

失之东隅



失之东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意思是为时不晚。

详细释义

  1. 意思是为时不晚。

    但是~,还可以收之桑榆,亡羊补牢,还未为晚。◎孙中山《党员不可存心做官发财》

百科释义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释义: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比喻为时不晚解释东隅:日出东方,故以东隅指早晨。也指东方。桑榆:傍晚日影落在桑榆树梢,指黄昏·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汉刘秀即位为光武帝后,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敉平赤眉军。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冯异败回营寨后,重召散兵,复使人混入赤眉,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事后,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奖之,谓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终能在渑池获胜。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当论功行赏,以表战功。用法偏正式;作分句;常与“收之桑榆”连用示例孙中山《党员不可存心做官发财》:“但是~,还可以收之桑榆,亡羊补牢,还未为晚。”近义词有得有失、塞翁失马反义词得不偿失


基础信息

拼音shī zhī dōng yú

注音ㄕ ㄓ ㄉㄨㄥ ㄩˊ

繁体失之東隅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感情失之东隅是中性词。

例子但是失之东隅,还可以收之桑榆,亡羊补牢,还未为晚。孙中山《党员不可存心做官发财》

正音“隅”,不能读作“ǒu”。

辨形“隅”,不能写作“于”。

用法偏正式;作分句;常与收之桑榆连用。

近义得不偿失,塞翁失马

造句

  • 失鳕得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他虽然赛场失利,但在大赛中积累了临阵经验,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 这家公司将于2009年生产出其原型产品,但怀疑论者已开始担忧这将是“收之桑榆,失之东隅(更确切的说是汽轮机)”。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失之东隅的意思解释、失之东隅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失之东隅 意思是为时不晚。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隅:出太阳的地方,指早晨。桑榆:日影落在桑树与榆树之间,借指傍晚。比喻在此时此地遭到失败或损失,而在彼时彼地得到了成功或收获。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交臂失之 见“失之交臂”。
失之交臂 交臂:胳膊碰胳膊,擦身而过。形容当面错过或失去好机会。也作“交臂失之”。
失之若惊 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牦﹐亦作'厘'。
失之穿凿 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牦﹐亦作'厘'。
失之眉睫 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牦﹐亦作'厘'。
差之毫牦,失之千里

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牦﹐亦作'厘'。

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出处《礼记·经解》,表示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