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sāngōng

四世三公



四世三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世代官居高位。

详细释义

  1. 东汉袁绍,自其高祖至父辈,四代皆有居三公位者,时称“四世三公”。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裴松之注引晋华峤《后汉书》曰:“安字邵公……章帝时至司徒,生蜀郡太守京。京弟敞为司空。京子汤,太尉。汤四子:长子平,平弟成,左中郎将,并早卒;成弟逢,逢弟隗,皆为公。”《三国演义》第五回:“操曰:‘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百科释义

四世三公:世:父子相继;三公:执掌朝政的大臣。指世代官居高位。


基础信息

拼音sì shì sān gōng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四世三公的意思解释、四世三公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四世三公 世代官居高位。
折臂三公 晋代人羊祜,有相士看了他父亲坟墓的风水后,预言羊祜将做高官。羊祜听了很厌恶,于是损坏坟墓来破解风水。但相士仍说他将成为折断手臂的高官。后羊祜果然坠马折臂,且位至三公。
七贵三公 泛指权贵显宦。
三公山碑 汉光和四年祀三公山的碑刻。文字漶甚,旧拓亦仅残存三﹑四百字。隶书二十四行,行四十字,额中央题'三公之碑'四字,左右为'封龙君'﹑'灵山君'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