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ng

五马渡江



五马渡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指西晋末司马氏五王南渡长江,于建邺(今南京)建立东晋王朝事。

详细释义

  1. 指西晋末司马氏五王南渡长江,于建邺(今南京)建立东晋王朝事。

    《晋书·元帝纪》:“太安之际,童謡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是岁,王室沦覆,帝与西阳、汝南、南顿、彭城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帝指东晋元帝司马睿,原为琅邪王。宋王安石《答张奉议》诗:“五马渡江开国处,一牛吼地作菴人。”亦作“五马浮江”。唐张说《颍川夫人陈氏碑》:“五马浮江,侨人占乎南海。”

百科释义

五马渡江,读wǔmǎdùjiāng,指西晋末司马氏五王南渡长江,于建邺(今南京)建立东晋王朝事。又称五马浮江,五马渡江。具体是指西晋末皇族司马氏五位王爷(琅琊王、汝南王、西阳王、南顿王、彭城王)避战乱南渡长江,最后琅琊王司马睿于建邺(今南京)建立东晋王朝事。所以民间说有“五马渡江去,一马变为龙”的说法。


基础信息

拼音wǔ mǎ dù jiāng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五马渡江的意思解释、五马渡江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五马渡江 指西晋末司马氏五王南渡长江,于建邺(今南京)建立东晋王朝事。
三台五马 五马六猴wǔmǎ-liùhóu形容不守规矩、不受管束的人
五马分尸 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将人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车上,以五马驾车,同时驱马以撕裂肢体,又称“车裂”。极刑。也比喻把一件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五马六猴 指不受管束的人。
踏芦渡江 因用指佛法广大,本领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