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ǎnkǒu

掩口葫芦



掩口葫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捂着嘴笑。

详细释义

百科释义

掩口葫芦,yǎnkǒuhúlú,基本释义为捂着嘴笑,出自《后汉书·应劭传》。


基础信息

拼音yǎn kǒu hú lú

注音一ㄢˇ ㄎㄡˇ ㄏㄨˊ ㄌㄨˊ

繁体掩口葫蘆

出处《后汉书·应劭传》:“昔郑人以乾鼠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宝燕石,缇十重。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感情掩口葫芦是中性词。

例子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6章:“我还不免掩口葫芦,想不到我竟然闹了这么一场笑话。”

用法作谓语;指暗笑。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掩口葫芦的意思解释、掩口葫芦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掩口葫芦 捂着嘴笑。
掩口失声 谓忍不住笑出声来。
掩口而笑 掩:捂。捂嘴而笑。多指暗笑、窃笑。
掩口胡卢 捂嘴而笑。多指暗笑,窃笑。胡卢,笑貌。
闷葫芦

比喻难以猜解且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也比喻不爱说话的人。

打闷葫芦 比喻琢磨难以猜透的问题。
葫芦依样 依样画葫芦。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创造。
没嘴葫芦 比喻哑口无言或不大说话的人。
闷嘴葫芦 闷嘴葫芦mènzuǐhúlu不爱说话的人小黄,你这个闷嘴葫芦是怎么回事
依样葫芦 一味模仿,毫无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