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échōngzhīchén

折冲之臣



折冲之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谓忠勇之臣。

详细释义

  1. 指忠勇之臣。

    斛律明月,齐朝~,无罪被诛,将士解体,周人始有吞齐之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

百科释义

折冲之臣,成语,作宾语,指忠勇之臣。成语出处:《汉书·王尊传》:“刺讥不惮将相,诛恶不避豪强,诛不制之贼,解国家之忧,功著职修,威信不废,诚国家爪牙之吏,折冲之臣。”


基础信息

拼音zhé chōng zhī chén

注音ㄕㄜˊ ㄔㄨㄥ ㄓ ㄔㄣˊ

繁体摺衝之臣

出处《汉书·王尊传》:“刺讥不惮将相,诛恶不避豪强,诛不制之贼,解国家之忧,功著职修,威信不废,诚国家爪牙之吏,折冲之臣。”

感情折冲之臣是中性词。

例子斛律明月,齐朝折冲之臣,无罪被诛,将士解体,周人始有吞齐之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折冲之臣的意思解释、折冲之臣是什么意思由成语大全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折冲之臣 谓忠勇之臣。
逋逃之臣 逃亡的罪臣。
草莽之臣 指草野间未作官的人。
股肱之臣 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骨鲠之臣 骨鲠:比喻刚直。刚正忠直的官员。
羁旅之臣 指寄居在外的官员。
垄亩之臣 在野的臣民。
窃簪之臣 春秋时﹐楚国一善于偷窃者为楚将子发所礼遇。后齐师伐楚﹐子发兵败。善偷者乃行其技﹐递次窃得齐将军之帱帐﹑枕及簪。子发逐一使人归还﹐齐师大骇﹐恐楚人取其头﹐乃还师而去。见《淮南子.道应训》。后用为典实。
社稷之臣 社稷:指国家。本指春秋时依附于大国的小国君主,即小国。后指担当国家重任的大臣。
市井之臣 去官而居于都邑的士大夫,对君自称'市井之臣'。指居于都邑而未做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