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成语词典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故事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

拼音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

解释在小事上不忍耐,就会把大局搞乱。指做事情必须顾全大局,不能因小失大。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暂未找到成语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小不忍则乱大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小不忍则乱大谋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大谋不谋 《六韬·武韬·发启》:“大谋不谋,大勇不勇。”
礼烦则乱
妄言则乱 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天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
小小不言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4回:“彼此顾交情,留个脸,小小不言的事情,我也不追究了。”
爱不忍释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条幅扇头诗》:“又于扇头见一绝云:‘一夜东风草剪齐,如丝春雨湿香泥……’亦爱不忍释。”
不忍卒读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不忍卒读。”
不忍释手
惨不忍睹 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惨不忍闻 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