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若惊


见善若惊

拼音jiàn shàn ruò jīng

解释见'从善如流'。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忠果正直,心怀霜雪;见善若惊,嫉恶如仇。”

暂未找到成语见善若惊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见善若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见善若惊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忠果正直,心怀霜雪;见善若惊,嫉恶如仇。”
从善若流 《新唐书·张玄素传》:“从善若流,尚恐不逮,饰非拒谏,祸可既乎?”
见善必迁 唐·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以陛下天姿英圣,傥加之见善必迁,是将化蓄怨衔恩,反过差为至当。”
见善则迁
上善若水
被宠若惊 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未及期年,擢置周行,遽参法从,省躬无有,被宠若惊。”
宠辱若惊 先秦 李耳《老子》:“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得之若惊
矫若惊龙 《晋书 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失之若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