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清激浊


扬清激浊

拼音yáng qīng jī zhuó

解释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清除坏人坏事,表彰、发扬好人好事。

出处《尸子 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暂未找到成语扬清激浊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扬清激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激扬清浊 北周·庾信《温汤碑》:“仁则涤荡埃氛,义则激扬清浊。”
洁浊扬清 《新唐书·王珪传》:“至洁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
扬清厉俗 《梁书·处士传·诸葛璩》:“璩安贫守道,悦《礼》敦《诗》,未尝投刺邦宰,曳裾府寺,如其简退,可以扬清厉俗。”
扬清抑浊 《梁书·武帝纪》:“公扬清抑浊,官方有序,多士聿兴。”
濯污扬清 《南史·范泰传》:“臣昔谬得待罪选曹,诚无以濯污扬清。然君子之有智能,犹鵷凤之有文采,俟时而振羽翼。何患不出云霞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