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顾况的诗 > 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

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

[唐代]:顾况

谷鸟犹呼儿,山人夕沾襟。怀哉隔生死,怅矣徒登临。
东门忧不入,西河遇亦深。古来失中道,偶向经中寻。
大象无停轮,倏忽成古今。其夭非不幸,炼形由太阴。
凡欲攀云阶,譬如火铸金。虚室留旧札,洞房掩闲琴。
泉源登方诸,上有空青林。仿佛通寤寐,萧寥邈微音。
软草被汀洲,鲜云略浮沈。赪景宣叠丽,绀波响飘淋。
石窟含云巢,迢迢耿南岑。悲恨自兹断,情尘讵能侵。
真静一时变,坐起唯从心。
第二百六十五卷

顾况简介

唐代·顾况的简介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 顾况的诗(324篇) ► 顾况的名句

猜你喜欢

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

唐代顾况

谷鸟犹呼儿,山人夕沾襟。怀哉隔生死,怅矣徒登临。
东门忧不入,西河遇亦深。古来失中道,偶向经中寻。
大象无停轮,倏忽成古今。其夭非不幸,炼形由太阴。
凡欲攀云阶,譬如火铸金。虚室留旧札,洞房掩闲琴。
泉源登方诸,上有空青林。仿佛通寤寐,萧寥邈微音。
软草被汀洲,鲜云略浮沈。赪景宣叠丽,绀波响飘淋。
石窟含云巢,迢迢耿南岑。悲恨自兹断,情尘讵能侵。
真静一时变,坐起唯从心。
第二百六十五卷

谕亡子

宋代姜特立

死固汝可怜,生亦我所爱。
生死两相缪,吾将解其会。

春日闲居忆江南旧业

唐代崔涂

杜门朝复夕,岂是解谋身。梦不离泉石,林唯称隐沦。
渐谙浮世事,转忆故山春。南国水风暖,又应生白蘋。

悼亡子诗

宋代李光

脱屣尘寰委蜕蝉,真形渺渺驾非烟。
丹臺路杳无归日,白玉楼成不待年。
宴坐我方依古佛,空行汝去作飞仙。
恩深父子情难割,泪滴千行到九泉。

东新桥

宋代苏轼

群鲸贯铁索,背负横空霓。
首摇翻雪江,尾插崩云溪。
机牙任信缩。
涨落随高低。
辘轳卷巨索,青蛟挂长堤。
奔舟免狂触,脱筏防撞挤。
一桥何足云,欢传广东西。
父老有不识,喜笑争攀跻。
鱼龙亦惊逃,雷雹生马蹄。
嗟此病涉久,公私困留稽。
奸民食此险,出没如凫鹥。
似卖失船壶,如去登楼梯。
不知百年来,几人陨沙泥。
岂知涛澜上,安若堂与闺。
往来无晨夜,醉病休扶携。
使君饮我言,妙割无牛鸡。
不云二子劳,叹我捐腰犀。
(二士造桥,余尝助施犀带。
)我亦寿使君,一言听扶藜。
常当修未坏,勿使后噬脐。

墙东新圃

宋代孔平仲

平时乃粪壤,此日遣杷锄。
岂徒植花卉,兼列果与蔬。
去家无百步,幽境若村墟。
君公兹避世,聊慰忆荒庐。
春风寻细草,夜月倚高梧。
穿垣置小户,直接东城隅。

舟出东新桥

宋代方回

市声巷语哭还歌,客舍喧啾奈汝何。
才出城闉愁眼豁,适逢秋霁病身和。
力行古道于时背,心感皇天所相多。
鸿雁稻粱焉用足,政须寥廓谢虞罗。

两桥诗 东新桥

宋代苏轼

羣鲸贯铁索,背负横空霓。
首摇翻雪江,尾插崩云溪。
机牙任信缩,涨落随高低。
辘轳卷巨绠,青蛟挂长隄。
奔舟免狂触,脱筏防撞挤。
一桥何足云,讙传广东西。
父老有不识,喜笑争攀跻。
鱼龙亦惊逃,雷雹生马蹄。
嗟此病涉久,公私困留稽。
姦民食此险,出没如凫鹥。
似卖失船壶,如去登楼梯。
不知百年来,几人陨沙泥。
岂知涛澜上,安若堂与闺。
往来无晨夜,醉病休扶携。
使君饮我言,妙割无牛鸡。
不云二子劳,叹我捐腰犀。
我亦寿使君,一言听扶藜。
常当修未坏,勿使后噬脐。

东新桥值雪

宋代朱南杰

间关入帝乡,飞雪断覊肠。
天地皆明白,山川忽老苍。
柳眉遮旧影,梅额上新粧。
客里急先务,湖边问短航。

赠岭东陈秀才

宋代吕本中

风吹贺江浪如雪,浮梁左右行人绝。
病夫坐稳懒出行,破屋只愁吹瓦裂。
东县陈卿忽叩门,笑语欢然相暖热。
怪我长贫走道路,所至不安宁有说。
邻州贼报又警急,欲泛扁舟穷百粤。
如君长才亦未用,独守区区负奇莭。
未能俯首效儿辈,肯便出门探虎穴。
马羣时致千里足,烈士宁无一时杰。
我复何人敢言事,一世摧頽甘短拙。
幸君无事时一过,喜听高谈健其决。
瘴疠参差畏久留,岁月峥嵘惜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