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吴融的诗 > 旅中送迁客

旅中送迁客

[唐代]:吴融

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
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

《旅中送迁客》阅读及答案

旅中送迁客

吴融

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

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

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

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灵均”是屈原的字,表面写朋友去凭吊屈原,实写其被贬遭际。

B.颔联点明送别的时间,色彩很鲜明,所用意象渲染了离别的氛围。

C.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诗,情感真挚,格调相同。

D.本诗熔叙事、写景、抒怀于一炉,描写简备精当,感情深沉含蓄。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C   

15.①对朋友的担忧。“天南不可去”南方荒蛮之地,“落日青山路”,此去路途逼远,为朋友担心。②对朋友的不舍之情。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无人可以倾吐平生心事。③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朝中敢于直言的人越来越少,但是非曲直自有神明鉴证,间接赞赏友人敢于直言的品格。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结合两首诗内容分析,格调不同。本诗主要是对朋友的担忧与不舍,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开篇就是大气的风景铺垫,有离别的叹息,有劝勉,感情丰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千古名句。故选C。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南方荒蛮之地,此去路途远,为朋友担心;后句结合“灵均”分析,表面写朋友去凭吊屈原,暗示朋友被贬的遭际,对朋友的担忧。“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无人可以诉说内心的想法,表达对朋友的不舍之情。结合“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分析可知,朝中敢于直言的人越来越少,但是非曲直自有神明鉴证,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

《旅中送迁客》鉴赏试题及答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①对朋友的担忧。“天南不可去”南方荒蛮之地,“落日青山路”,此去路途逼远,为朋友担心。②对朋友的不舍之情。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无人可以倾吐平生心事。③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朝中敢于直言的人越来越少,但是非曲直自有神明鉴证,间接赞赏友人敢于直言的品格。(每点2分,共6分)

吴融简介

唐代·吴融的简介

吴融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昭宗龙纪元年 (889年)登进士第。曾随宰相韦昭度出讨 西川,任...〔► 吴融的诗(367篇) ► 吴融的名句

猜你喜欢

旅中送迁客

唐代吴融

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
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

送迁客

宋代周弼

自谓别离难会面,如何此地又相寻。
往来云物他乡意,轻薄风尘久客心。
夜雨泥涂三里郭,夕阳烟火数家林。
送君好去加餐饭,莫听哀猿彻晓吟。

送迁客

唐代王建

万里潮州一逐臣,悠悠青草海边春。
天涯莫道无回日,上岭还逢向北人。

送迁客

唐代齐己

天涯即爱州,谪去莫多愁。若似承恩好,何如傍主休。
瘴昏铜柱黑,草赤火山秋。应想尧阴下,当时獬豸头。

送迁客

唐代栖蟾

谏频甘得罪,一骑入南深。
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
织花蛮市布,擣月象州砧。
蒙雪知何日,凭楼望北吟。

送迁客

唐代虚中

倏忽堕鹓行,天南去路长。
片言曾不谄,获罪亦何伤。
象恋藏牙浦,人贪卖子乡。
此心终合雪,去已莫思量。

送迁客二首

唐代于鹄

得罪谁人送,来时不到家。白头无侍子,多病向天涯。
莽苍凌江水,黄昏见塞花。如今贾谊赋,不漫说长沙。
流人何处去,万里向江州。孤驿瘴烟重,行人巴草秋。
上帆南去远,送雁北看愁。遍问炎方客,无人得白头。

送迁客二首 一

唐代于鹄

得罪谁人送,来时不到家。
白头无侍子,多病向天涯。
莽苍凌江水,黄昏见塞花。
如今贾谊赋,不漫说长沙。

送迁客二首 二

唐代于鹄

流人何处去,万里向江州。
孤驿瘴烟重,行人巴草秋。
上帆南去远,送鴈北看愁。
遍问炎方客,无人得白头。

湘阴县送迁客北归

唐代李羣玉

不须留薏苡,重遣世人疑。
瘴染面如蘗,愁熏头似丝。
黄梅住雨外,青草过湖时。
今日开汤网,冥飞亦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