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孟浩然的诗 >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唐代]:孟浩然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卢明府:卢僎,开元中为襄阳令。说详《全唐诗人名考证》。参见卷八八卢僎小传。郑十三:或是郑倩之。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云:“丞相范阳张九龄……尚书郎……范阳卢僎,……华阴太守郑倩,(太)守河南独孤策,率与浩然为忘形之交。”然无确据,供参考。盖卢先有送郑十三还京诗,此为酬和之作。

②登临地:指岘山。

③衣冠:指士绅。

④醉坐:全唐诗校:“一作闲卧。”彭泽酒:陶渊明尝为彭泽令,性嗜酒,故称。

⑤白云天:《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又,杨素《赠薛播州》:“还望白云天,日暮秋风起;岘山君傥游,泪落应无已。”

⑥《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⑦濩落:犹瓠落、廓落,言其无可为用,以指失志。《庄子·逍遥游》:“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空:徒然。滞:久留。江岛:似指襄阳。其地东临汉水,水中有鱼梁洲等岛屿。

⑧朝廷当世人:犹言朝端、执政。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阅读及答案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孟浩然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

洞庭一叶惊秋早,凄落空嗟滞江岛。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开篇平易地引入正题,用“昔时”“今日”点明光阴已逝、物是人非。

B.诗人借用陶渊明的典故,以酒浇愁、长望天空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诗的结尾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希图出仕,渴望“朝廷当事人”援引的心情。

D.诗通篇送人、抒怀,毫无精工雕琢的痕迹,不做作,全凭真情自然流出。

15.诗的五、六两句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B   

15.作者居住在洞庭,不曾想又是一个秋天到来了,“惊”“早”二字充分地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惊叹;作者以落叶自比,仍滞留江岛,表达自己功名未成,漂泊失意之情。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B项,“诗人借用陶渊明的典故,以酒浇愁、长望天空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错误,选项对诗人运用典故的目的分析有误,从诗中来看,诗人借陶渊明的典故意在陈述自己目前隐居的闲情逸致。故选B项。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诗的五、六两句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这是针对诗歌的局部设题,考生要分析五、六句所写的内容,然后结合全篇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洞庭一叶惊秋早,凄落空嗟滞江岛”,“洞庭”是诗人居住的地方,“一叶惊秋”是说诗人看到叶落而惊觉秋已到来,一年又要过去了;“嗟”,叹息,“滞”,停留,这是感叹自己依然滞留在这江岛之上,这两句句写洞庭湖上烟波浩渺,秋风袅袅,树叶纷然而落,面对萧萧落木,诗人空自于江岛之上慨叹时光已逝,人生已秋。由“叶落”而感受到年华的流逝,由“叶落”而想到自己的漂泊失意。考生围绕这些内容答题即可。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孟浩然简介

唐代·孟浩然的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本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 孟浩然的诗(379篇) ► 孟浩然的名句

猜你喜欢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唐代孟浩然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奉和卢明府九日岘山宴马二使君崔员外张郎中

唐代王昌龄

宇宙谁开辟,江山此郁盘。
登临今古用,风俗岁时观。
地理荆州分,天涯楚塞宽。
百城今刺史,华省旧郎官。
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
酒邀彭泽载,琴辍武城弹。
献寿先浮菊,寻幽或藉兰。
烟虹铺藻翰,松竹挂衣冠。
叔子神犹在,山公兴犹阑。
尝闻骑马醉,还向习池看。[一作孟浩然诗]

陇右送韦三还京

唐代钱起

春风起东道,握手望京关。柳色从乡至,莺声送客还。
嘶骖顾近驿,归路出他山。举目情难尽,羁离失志间。

送陈郎中还京兼过九江新宅

宋代曾巩

鹢舟金碧照溪沙,帆上风吹五两斜。
罢郡紫泥催向阙,过江红旆引还家。
因将旧社人携酒,应喜新林树见花。
莫作山斋久留意,中台虚位有清华。

送曹资深受代还京兼简刘养正

宋代晁说之

韩王孙子何楚楚,不用根源论魏武。
读书射猎固自如,剧谈大笑能尔汝。
为君相遇在东州,与我中分万斛愁。
我归未得君归去,风流应复属曹刘。

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唐代李颀

吏部明年拜官后,西城必与故人期。
寄书春草年年色,莫道相逢玉女祠。

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唐代李颀

云阴带残日,怅别此何时。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

送郑十校理得洛字

唐代韩愈

相公倦台鼎,分正新邑洛。
才子富文华,校讐天禄阁。
寿觞佳节过,归骑春衫薄。
鸟咔正交加,杨花共纷泊。
亲交谁不羡,去去翔寥廓。

过卢明府有赠

唐代高适

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传。静然本诸己,以此知其贤。
我行挹高风,羡尔兼少年。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
明日复行春,逶迤出郊坛。登高见百里,桑野郁芊芊。
时平俯鹊巢,岁熟多人烟。奸猾唯闭户,逃亡归种田。
回轩自郭南,老幼满马前。皆贺蚕农至,而无徭役牵。
君观黎庶心,抚之诚万全。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
能奏明廷主,一试武城弦。

赠卢明府闲居

唐代齐己

鬓霜垂七十,江国久辞官。满箧新风雅,何人旧岁寒。
闲居当野水,幽鸟宿渔竿。终欲相寻去,兵戈时转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