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杜甫的诗 >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唐代]: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阅读及答案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

B.诗人冬季出行,蚊蚋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

C.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

D.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2)“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答案及解析:

(1)B

(2)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席壮美的画面。

(3)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详解】(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B项,“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搅扰,乱入河中”错,据诗句“人远凫鸭乱”,可知是人已经走远,野鸭才乱入河中,写出环境的幽僻。故选B。

(2)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看是鉴赏景象、物象还是人物形象。本题是鉴赏景物,要找出用到来的意象,想象整个画面,概括出意境特点。本题问“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山色远寂寞”描绘夕阳照射之下,远远望去,群山苍茫,笼罩着夕阳的余晖,给人寂寞空旷之感;“江光夕滋漫”写满溢的江水在夕阳余晖中闪耀着特有的光泽;整个画面境界阔大壮美,而又给人寂寥孤独之感。

(3)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主旨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联系题目、注释、背景等全面解读,要仔细寻找能表露作者情感的词语,或者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等,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由“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描写通泉山水的壮丽美好,表达了诗人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伤时愧孔父”诗人借孔子叹凤、泣麟的典故,表达自己“伤时”之痛,即生不逢时的苦闷;“我生苦飘零”则表达了飘零他乡的哀痛;“所历有嗟叹”直抒身世之慨,“去国同王粲”是借王粲在国家动乱之时无奈依附刘表的典故,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 杜甫的诗(1875篇) ► 杜甫的名句

猜你喜欢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唐代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

唐代杜甫

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
低昂各有意,磊落如长人。佳此志气远,岂惟粉墨新。
万里不以力,群游森会神。威迟白凤态,非是仓庚邻。
高堂未倾覆,常得慰嘉宾。曝露墙壁外,终嗟风雨频。
赤霄有真骨,耻饮洿池津。冥冥任所往,脱略谁能驯。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宋代苏轼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
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
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
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惠通泉

明代郑廷鹄

谁料三山下,浮珠有惠泉。洗杯如作焭,卓锡自忘禅。

地是神仙境,名因衲子传。追言昊天观,罢驿是何年。

赴渭北宿石泉驿南望黄堆烽

唐代李益

边城已在虏尘中,烽火南飞入汉宫。
汉庭议事先黄老,麟阁何人定战功。

哀通泉李佥判

宋代度正

丰基根也厚,枝叶固其庞。
地域云梦九,天街石笋双。
圭璋沉下国,桃李烂他邦。
寂寞涪江上,闻风意已降。

舟次通泉精舍

唐代郑谷

江清如洛汭,寺好似香山。劳倦孤舟里,登临半日间。
树凉巢鹤健,岩响语僧闲。更共幽云约,秋随绛帐还。

陪王侍御宴通泉东山野亭

唐代杜甫

江水东流去,清樽日复斜。异方同宴赏,何处是京华。
亭景临山水,村烟对浦沙。狂歌过于胜,得醉即为家。

送修孺归通泉用陈图南韵

宋代吕陶

猿鹤皆飞昔日声,安车归去路岐平。
高怀无累能知止,半禄虽微亦代耕。
林下光阴尤觉永,环中气象有余清。
尘埃满抱华颠客,笑指泉山羡此行。

海音诗·通泉谁把堰渠开

清代刘家谋

通泉谁把堰渠开,旱魃如焚总可哀。百面麻旗千面鼓,五街簇簇戴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