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赵蕃的诗 > 雨后赠斯远

雨后赠斯远

[唐代]:赵蕃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已经到了严霜铺地、零雨送秋的冬季,春天正在逐渐临近,只是还不见一点痕迹。

不要叹息草木摇落枯萎,不久将有复苏的梅花缀满琼枝。

即使是短暂的停留,也应当整天整天地去寻找春天的信息,不惜跑遍处处村落,仔细寻觅。

从现在开始,我要按摩开有病的双眼,等待你清新的诗作和着春光,来洗尽我的昏昏睡意。

注释:

1、斯远:诗人的朋友,生平事迹不详。

2、其:虚词,此处无实际意义。但:只是。

3、嗟:叹息。垂死:此指草木枯萎。

4、返魂:复苏,复活。

5、小驻:短暂停留。穷:尽。

6、细寻:仔细寻找。

7、揩(kāi)摩:按摩。病眼:眼因昏睡而懒于睁开,故称病眼。

8、君:指斯远。

《雨后赠斯远》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见秋霜而思春日,表现了乐观进取的精神。“霜凝”,季节是在深秋。诗人面对降霜、下雨的深秋,并不慨叹“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九辩》),也不畏惧即将来临的严冬,而是觉得离春天愈来愈近了。“春其渐起但无痕”,这一联为全诗定下了明朗向上的基调。颔联紧承首联,具体展示“春其渐起”的情状。霜威固然使草木摇落而变衰,但诗人认为不必为此嗟叹。自然界万物轮回,生生灭灭。一面在衰败,一面则在发生发展。在草色垂死之际,梅树正在恢复青春,酝酿作花。颈联补足“定有梅花当返魂”这一判断,“小驻”与“细寻”互文见义。“穷日日”前冠以“要须”,“遍村村”前冠以“无惜”,见出要发现新春之难,也表现了诗人惜春、寻春心情的急迫与信念的坚定。梅花开放的季节是在“已兼残雪又兼春”(王贞白《春日咏梅花》)的冬末春初,深秋不能见到早梅。但是,“冬至一阳生”,正当草色垂死之际,梅花之魂已在悄悄返回。这是自然之势,必当如此。“定有”、“当”,用得很恰切。尾联归结到自己,并回应题中“赠斯远”之义。

这首诗首尾呼应,中间转折自如,章法井然。转折处善于用虚字斡旋,显得灵动而不板滞。这些都体现了江西派诗法的长处。

《雨后赠斯远》阅读及答案

雨后赠斯远

赵蕃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注】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号涧泉)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诗宗黄庭坚。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谥文节。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已是霜凝更雨湿”,交代赠诗的时节和天气,渲染了萧瑟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凄楚。

B.“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虚实结合,说虽然草木依旧枯萎,但梅花一定会悄然开放。

C.“穷日日”“遍村村”,从时空角度强调新春发现之难,表现诗人探春寻春心情之急与信念的坚定。

D.尾联写诗人在收到朋友斯远寄来的新诗之后,擦亮眼睛,振奋精神,一改昏沉之态,连忙回诗相赠。

E.本诗巧妙地将写景叙事与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表达诗人对新春的渴望和希望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

15.古人评价首联中“春其渐起但无痕”一句为“一篇之警策”,说它“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其中的“警策”与“哲理”。

答案及解析:

14.AD   

15.示例:(1)警策:“春其渐起但无痕”这句意思是说,春天正逐渐临近,只是还没有全部显露出来,表现了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精神,感情细腻,寓意深远,为全诗定下明朗向上的基调。(2)哲理:希望往往孕育在艰难困苦之时;对未来应充满信心;对新生事物应多加合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比如颈联为补足颔联“定有梅花当返魂”这一判断,诗人认为,只要天天到各个村落去细细寻访,定会在梅树梢头发现新春的消息。“穷日日”前冠于“要须”,“遍村村”前面冠以“无惜”,显出要发现新春之难,也表现了诗人惜春、寻春心情的急迫与信念的坚定。

14.试题分析:A项,“为全诗奠定了凄楚的基调”错,诗人于初春时节写诗赠友,借自己寻春觅春的执着坚定,表达对时政和人生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生活的殷切期待和无限希望,开篇的景物描写,从情景关系来看属于“以哀景衬乐情”。D项,曲解诗意,尾联大意说的是,诗人拭目以待,期盼朋友斯远的诗作,希望得到友人的理解和鼓励。

15.试题分析:首先明确“警策”就是“全诗的关键”,重点从从诗句表达的情感分析其“奠定情感基调”的作用,然后分析蕴含的哲理:希望往往孕育在艰难困苦之时;对未来应充满信心;对新生事物应多加合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点睛:分析诗句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用,分析时注意诗句的位置,开头主要是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和标题、结尾相照应,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卒章显志等。答题时结合具体的题目具体分析,此题是开头,注意从奠定情感基调的角度分析。

赵蕃简介

唐代·赵蕃的简介

赵蕃,元和进士第。诗二首。...〔► 赵蕃的诗(5887篇) ► 赵蕃的名句

猜你喜欢

雨后赠斯远

唐代赵蕃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赠斯远

宋代韩淲

一自离城府,经年欲从游。
岂曰秋气高,粲然在林丘。
酒熟未易饮,诗好未易酬。
幽窗展席地,宛转十日留。
才如不羁马,胸次贯九流。
籋云有霄汉,跼蹐不足忧。
驾言骊驹歌,散处非阻修。
鸿鴈天南飞,时当寄绸缪。

对隔壍梅赠斯远

唐代赵蕃

梅开壍边勿渠陋,倚竹长年固成瘦。
风期唤得高人就,几度行看仍落齅。
是花佳处绝难摹,思虽宛转终不如。
我诗有愧渭南赵,君句自续东湖徐。

雨后赠雁来红

宋代林希逸

雨后欣欣绿万丛,怜渠叶叶但焦红。
旁人莫作荣枯看,时节因缘各不同。

田园雨后赠邻人

唐代钱起

安排常任性,偃卧晚开户。樵客荷蓑归,向来春山雨。
残云虹未落,返景霞初吐。时鸟鸣村墟,新泉绕林圃。
尧年尚恬泊,邻里成太古。室迩人遂遥,相思怨芳杜。

雨后呈斯远

唐代赵蕃

已是霜凝更雨温,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自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雨后对月怀斯远

唐代赵蕃

旱后虽逢月,方忧未觉佳。
雨余当委照,此趣熟能加。
更觉湖边宅,遥知海上槎。
绝嗟同味少,莫遣寸心遐。

雨后晨起怀斯远

唐代赵蕃

梦过百花蝴蝶飞,可堪朝暮子规啼。
山中有屋不归去,想见当门碧草齐。

雨后晨起怀斯远

唐代赵蕃

百鸟喧嘲工败眠,静听黄鸟独清圆。
何云丝竹不如肉,佳处政因出自然。

雨后晨起怀斯远 其一

唐代赵蕃

梦过百花蝴蝶飞,可堪朝暮子规啼。
山中有屋不归去,想见当门碧草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