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刘禹锡的诗 > 秋词·其二

秋词·其二

[唐代]: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浇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
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注释:
⑴深红:指红叶。浅黄:指枯叶。
⑵入骨:犹刺骨。
⑶嗾:使唤狗。这里是“使”的意思。

参考资料:
1.梁守中.刘禹锡诗选译:巴蜀书社,1991:22-23
2. 葛杰.绝句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63-64
3.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7-18

《秋词·其二》赏析

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人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刘禹锡的《秋词》所展现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有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刘禹锡简介

唐代·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的诗(1119篇) ► 刘禹锡的名句

猜你喜欢

秋词·其二

唐代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词·其一

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广寒楼阁玉为梁

明代刘炳

广寒楼阁玉为梁,月里姮娥百宝妆。
流水莫题红叶句,人间天上隔宫墙。

秋词·紫电宫嫔晓贯鱼

明代刘炳

紫电宫嫔晓贯鱼,静鞭当殿肃金吾。
近臣知有天颜喜,东殿疏囚有谏书。

长信秋词二首·其二

明代欧大任

新凉罗袂卷,愁更理秋衣。不忍持金剪,梁间半似飞。

秋词 其二

宋代史文卿

桂枝风动小山幽,雨过陂池水漫流。
拟作楚骚吟未了,一行新雁数声秋。

春词·其二

明代朱诚泳

浓春如酒醉韶华,无限风光属内家。最是诗中堪画处,幽禽飞上海棠花。

宫词·其二

明代黎民表

宝月团圆开素波,宫娥前队引笙歌。白云乡远应难到,争似琳池乐更多。

宫词·其二

明代江源

着破当年旧舞衫,此情欲说怕宫监。

承恩莫羡昭阳女,宠极宁无掩鼻谗。

边词·其二

明代沈鍊

十面埋兵擒项籍,三分割据愤曹操。

忠臣报国心无尽,肯为家贫卖宝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