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

[宋代]: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项羽》阅读及答案

项羽

(南宋)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前两句是写项羽的人、马,用"八尺"和"千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项羽的威猛形象。

B.第二句虽然语气平淡,是具体的叙事,写出了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

C.第三句写出了范增虽然尽力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一意孤行,纵使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

D.诗歌运用对比手法,把项羽的英雄形象与他的乌江自刎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情感。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A   

15.诗的前两句通过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项羽的敬仰、敬佩之情。后两句写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只有兵败乌江,表达了诗人的惋惜之情及对项羽不知任用贤人的批评。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A项,“对比”错误,没有形成对比。用数据写出项羽军事实力的强大。故选A。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前半部分对项羽的形象寄寓作者的敬佩之情,后半部分则语带批判,并对项羽的匹夫之勇表达了不满,对不能任用贤人完成自己的事业而深深惋惜。结合陆游本人的经历,我们应该看出他的英雄情结,敬慕英雄,成就事业是他一生的梦想。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陆游简介

宋代·陆游的简介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 陆游的诗(8244篇) ► 陆游的名句

猜你喜欢

项羽

宋代钱舜选

项羽天资自不仁,那堪亚父作谋臣。
鸿门若遂樽前计,又一商君又一秦。

项羽

宋代张耒

沛公百万保咸阳,自古柔仁伏暴强。
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

项羽

宋代梅尧臣

羽以匹夫勇,起于陇亩中。
遂将五诸侯,三年成霸功。
天下欲灭秦,无不慕强雄。
秦灭责以德,豁达归沛公。
自矜奋私智,奔亡竟无终。

项羽

宋代徐钧

猴冠不肯王关中,衣锦思归意气雄。
一曲虞歌数行泪,悬知无面见江东。

项羽

宋代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项羽

元代尹廷高

多疑难逞拔山雄,失道阴陵计已穷。更恐舣舟人见绐,不缘无面见江东。

项羽庙

明代孙蕡

武安城郭水光中,云是前王昼绣宫。秦汉寂寥悲霸业,烟霞叱吒想重瞳。

金舆已没三秋草,铁马犹嘶午夜风。惆怅夕阳芳草路,一天愁思满江东。

项羽庙

宋代许表时

千载兴亡莫浪愁,汉家功业亦荒丘。
空余原上虞姬草,舞尽春风未肯休。

项羽臺

宋代黄庚

失计鸿门恨未消,一生霸业亦徒劳。
当时漫筑臺千尺,争似歌风地步高。

项羽庙

宋代艾性夫

容心绝少忌心多,背楚疑增自倒戈。
羞渡乌江依故老,竟乘乌骓泣娇娥。
一生负气止如此,大义亏人争奈何。
莫唱送迎山下曲,恐渠惊是汉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