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郁金黄:花名,即金桂,这里形容金黄色的菊花似郁金黄。孤丛:孤独的一丛。
②白头翁:诗人自谓。

译文:
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
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重阳席上赋白菊》赏析

  白居易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题为“赋白菊”,诗开头却先道满园的菊花都是金黄色。“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这是用陪衬的手法,使下句中那白色的“孤丛”更为突出,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那一点红色也就更加显目了。“满”“郁”与“孤”两相对照,白菊更为引入注目。“色似霜”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白菊皎洁的色彩。

  更妙的是后两句:“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诗人由花联想到人,联想到歌酒席上的情景,比喻自然贴切,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由于诗人随时留心观察生活,故能迅速从现实生活中来选取材料,作出具体而生动的比喻。这一比喻紧扣题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结句“白头翁人少年场”,颇有情趣。白菊虽是“孤丛”,好似“白头翁”,但是却与众“少年”在一起,并不觉孤寂、苍老,仍然充满青春活力。

白居易简介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河南郑州新郑人,葬于洛阳。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白居易的诗(3737篇) ► 白居易的名句

猜你喜欢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代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重阳席上赋菊花

宋代陈襄

折菊东篱下,携觞为燕遨。
闲情秋后放,幽艷静中高。
九月陶公酒,三闾楚客骚。
及时须採掇,忍使弃蓬蒿。

俞和叔座上赋白鹿

宋代唐庚

洞中于世本无求,一落人间几见秋。
和月看时迷濯濯,隔云听处认呦呦。
未容鹤客矜风韵,应许猿翁作品流。
莫把奇毛惊俗眼,恐妨归去旧山幽。

襄阳席上呈于司空

唐代马戴

花枝临水复临堤,也照清江也照泥。
寄语东君好抬举,夜来曾伴凤凰栖。

同吕文刚吴邦献马子才赋白菊得采字

宋代慕容彦逢

红紫春争妍,那复俟秋宰。
兹花如端人,凌飙振辉彩。
英英剪轻云,粲粲络珍琲。
天清月色留,日淡霜华在。
高标比松竹,芳气压兰茝。
飘零饫夕餐,韡韡富晨采。
中有神仙滋,收功逸而倍。
调丹杂樗楮,服之毋豫怠。
能驻好容顔,延龄向千载。
事着抱朴书,刘生岂予绐。

送何济川为庞公使庆阳席上探得冬字

宋代司马光

幕府遥三舍,传车乘一封。
忠深轻远道,醉暖失严冬。
圁水犹飞檄,芦阕未灭烽。
贤侯虽喜士,难得久从容。

席上赋

元代杨维桢

萝洞兰烟绕烛徽,三更三点妓成围。
鱼吹绿酒常双跃,雁列瑶筝不独飞。
隔座送阄喧中射,当筵呼掺促更衣。
鸡鸣乐极翻凄断,阙月纤纤照影归。

席上赋梅

宋代李处权

桃李何须续后开,芝兰胜韵许相陪。
先春莫道无深意,调鼎方知有大才。
南国正宜溪上路,故园长梦竹间臺。
骚人不为寻诗句,自爱幽芳特特来。

扬州席上次蒋右卫韵赋白牡丹二绝 其一

宋代许及之

秋思凭高不易裁,阳和唤得故人来。
自怜梅萼成孤绝,借与春风一色开。

扬州席上次蒋右卫韵赋白牡丹二绝 其二

宋代许及之

玉甃银缾千尺清,唤回玉色谪仙人。
沉香亭畔无消息,付与扬州十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