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卢纶的诗 > 晚次鄂州

晚次鄂州

[唐代]: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汉阳城:今湖北汉阳,在汉水北岸,鄂州之西。一日程:指一天的水路。
②估客:商人。舟人:船夫。夜语:晚上说话。舟人夜语觉潮生:因为潮生,故而船家相呼,众声杂作。
③三湘:湘江的三条支流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这里泛指汉阳、鄂州一带。衰鬓逢秋色:是说衰鬓承受着秋色。这里的鬓发已衰白,故也与秋意相应。一作“愁鬓”。
④更堪:更难堪,犹岂能再听。征战:指安史之乱。江:指长江。鼓鼙:军用大鼓和小鼓,后也指战事。

译文:
雾散云开远远望见汉阳城,孤舟漂游还要走一日路程。
商贾在白日睡觉知道浪静,船夫在夜间说话感到潮生。
看三湘秋色两边鬓发衰白,望万里明月思归心意更增。
家乡旧业已经被战乱毁尽,哪堪再听见江上鼓角声声。

《晚次鄂州》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诗。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浓云散开,江天晴明,举目远眺,汉阳城依稀可见,因为“远”,还不可及,船行尚须一天。这样,今晚就不得不在鄂州停泊了。诗人由江西溯长江而上,必须经过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直抵湖南。汉阳城在汉水北岸,鄂州之西。起句即点题,述说心情的喜悦,次句突转,透露沉郁的心情,用笔腾挪跌宕,使平淡的语句体现微妙的思致。诗人在战乱中风波漂泊,对行旅生涯早已厌倦,巴不得早些得个安憩之所。因此,一到云开雾散,见到汉阳城时,怎能不喜。“犹是”两字,突显诗人感情的骤落。这二句,看似平常叙事,却仿佛使人听到诗人在拨动着哀婉缠绵的琴弦,倾诉着孤凄苦闷的心曲,透纸贯耳,情韵不匮。

  次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诗人简笔勾勒船舱中所见所闻:同船的商贾白天水窗倚枕,不觉酣然入梦,不言而喻,此刻江上扬帆,风平浪静;夜深人静,忽闻船夫相唤,杂着加缆扣舷之声,不问而知夜半涨起江潮来了。诗人写的是船中常景,然而笔墨中却透露出他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所以尽管这些看惯了的舟行生活,似乎也在给他平增枯涩乏味的生活感受。

  三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诗人情来笔至,借景抒怀:时值寒秋,正是令人感到悲凉的季节,无限的惆怅已使我两鬓如霜了;我人往三湘去,心却驰故乡,独对明月,归思更切!“三湘”,指湖南境内,即诗人此行的目的地。而诗人的家乡则在万里之遥的蒲州(今山西永济)。秋风起,落叶纷下,秋霜落,青枫凋,诗人无赏异地的秋色之心,却有思久别的故乡之念。一个“逢”字,将诗人的万端愁情与秋色的万般凄凉联系起来,移愁情于秋色,妙合无垠。“万里归心对月明”,其中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有迢迢万里不见家乡的悲悲戚戚,亦有音书久滞萦怀妻儿的凄凄苦苦,真可谓愁肠百结,煞是动人肺腑。

  末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写诗人有家不可归,只得在异域他乡颠沛奔波的原因。最后二句,把忧心愁思更加地深化了:田园家计,事业功名,都随着不停息的战乱丧失殆尽,而烽火硝烟未灭,江上仍然传来干戈鸣响,战鼓声声。诗人虽然远离了沦为战场的家乡,可是他所到之处又无不是战云密布,这就难怪他愁上加愁了。诗的最后两句,把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结合起来,使此诗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这首诗,诗人只不过截取了飘泊生涯中的一个片断,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写得连环承转,意脉相连,而且迂徐从容,曲尽情致。在构思上,不用典故来支撑诗架;在语言上,不用艳藻来求其绮丽;在抒情上,不用泼墨来露出筋骨。全诗淡雅而含蓄,平易而炽热,读来觉得舒畅自若,饶有韵味。

《晚次鄂州》阅读及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

晚次鄂州[注]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时值安史之乱的前期。由于战乱,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不定。曾作客鄱阳,南行途中,路过三湘,次于鄂州,写了这首诗。

1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道出诗人归乡的急切心情,一个“犹”字,透露沉郁的心情,用笔腾挪跌宕,使平淡的语句体现微妙的思致。

B.颔联用简笔勾勒船舱中所见所闻所感,写的是船中常景,是看惯了的舟行生活,然而笔墨中却透露出他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

C.颈联“逢”字,将“愁鬓”与“秋色”熔于一炉,移愁情于秋色,将诗人的万端愁情与秋色的万般凄凉联系起来,乐景哀情,愁绪倍增。

D.“万里归心对月明”,作者借“明月”言乡情,有迢迢万里不见家乡的悲悲戚戚,亦有音书久滞、萦怀妻儿的凄凄苦苦,真可谓愁肠百结。

E.尾联交代了漂泊生涯的原因,将羁旅的无聊、厌倦,理想的落空和战争联系起来,更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答案及解析:

BC

试题分析:B项,没有“所感”,该句仅仅写了所见所闻,并借此抒情。C项,“乐景哀情”说法有误,秋色在诗歌中不能称作“乐景”。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的两个选项分别为句意和手法分析错误。

卢纶简介

唐代·卢纶的简介

卢纶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 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 卢纶的诗(457篇) ► 卢纶的名句

猜你喜欢

晚次鄂州

唐代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舟次鄂州

宋代陈岘

蜀江来滚滚,楚望意悠悠。
浩气高情晓,新寒带晚秋。
关山方北顾,烟火又南楼。
蓬鬓天涯客,萧然一叶舟。

晚次吴门

明代史鉴

扁舟晚泊古城阴,野店吴歌搅客心。蝴蝶梦中春草远,杜鹃声里落花深。

渔灯隐隐明沙岸,江雨霏霏湿布衾。一曲瑶琴许谁听,江湖随处有知音。

晚次江上

宋代文同

宛转下江岸,霜风绕人衣。
翩翩渚鸿堕,冉冉林鸦归。
前壑已重霭,远峰犹落晖。
孤舟欲何处,划浪去如飞。

晚次临泾

唐代喻凫

路入犬羊群,城寒雉堞曛。
居人秖尚武,过客谩投文。
马怯奔浑水,鵰沈莽苍云。
沙田积蒿艾,竟夕见烧焚。

晚次昭应

唐代耿湋

落日向林路,东风吹麦陇。藤草蔓古渠,牛羊下荒冢。
骊宫户久闭,温谷泉长涌。为问全盛时,何人最荣宠。

晚次巴陵

唐代李端

雪后柳条新,巴陵城下人。烹鱼邀水客,载酒奠山神。
云去低斑竹,波回动白蘋。不堪逢楚老,日暮正江春。

晚次江陵

宋代释简长

楚路接江陵,倦行愁问程。
异乡无旧识,多难足离情。
落日悬秋树,寒芜上废城。
前山不可望,断续暮猿声。

晚次渭上

唐代冷朝阳

晚来清渭上,一似楚江边。
鱼网依沙岸,人家旁水田。
不逢京口信,空认渡头船。
逆旅无消息,归心谁为传?(《又玄集》上)。

晚次淮阳

唐代张继

微凉风叶下,楚俗转清闲。
候馆临秋水,郊扉掩暮山。
月明潮渐近,露湿雁初还。
浮客了无定,萍流淮海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