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

[唐代]:吴融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
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

《富春》阅读及答案

富春

吴 融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

云低远渡帆来重,潮落寒沙鸟下频。

未必柳间无谢客①,也应花里有秦人②。

严光③万古清风在,不敢停桡更问津④。

【注】①谢客: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谢灵运,小名客儿。②秦人:指桃花源里隐居的人。

③严光:字子陵,东汉高士,曾隐耕于富春山。④桡:船桨。问津:问路。孔子迷路,使子路向隐者问津而遭到讥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写随着船的行进,富春山水好似在热情地送迎诗人,诗人以比拟手法写富春山水的可爱。

B.第二句写诗人从船上观赏雨后傍晚时分富春江两岸的美丽景色,这里山翠水绿,清新如画。

C.第三四句写江上的帆船因承受重物,行驶得缓慢;潮落后露出江中的沙洲,飞鸟频下啄食。

D.后两联用典,这里既有诗人谢灵运,也有隐耕于此的严光,典故的运用,使诗歌更质朴畅达。

E.这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先写在船上所见之景及对船行的感受,再即景抒情。

15.后两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CD   

15.表达诗人对富春江山水的喜爱之情,对富春人物的敬仰与缅怀。(2分)前两联描写富春如画之景,表达喜爱之情;第三联写富春是避世隐居的胜地,柳里花间,应多有逸人雅士,令人怀想;尾联写严光高怀逸志,万古清风,令人敬仰,而自己在这样的高人雅士面前是不敢停桡问津的。

14.试题分析:C项,“因承受重物行驶得缓慢”理解不当,“云低远渡帆来重”,应该是写江上的船帆被云气所阻,航行得缓慢,如负重物。D项,“畅达”赏析欠准确,应该是典雅、含蓄,有韵味。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使诗歌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

点睛: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其中A项鉴赏诗歌首句的表达效果;B项,分析诗歌第二句的内容,赏析画面特点;C项分析诗歌三四句的内容;D项鉴赏诗歌的用典手法,E项分析诗歌的结构及景情的关系。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15.试题分析:最后两联的情感应结合诗歌中的用典来分析。“未必柳间无谢客,也应花里有秦人”,这两句互文,盛开的鲜花丛中,碧绿的柳林之间未必没有谢灵运一样的山水诗人,也应有隐居的桃花源人。谢灵运,世称谢客。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桃花源是隐居之所,诗人用“谢客”“秦人”两个典故,写出了富春风景优美,适宜隐居,表达出对富春山水的喜爱之情。“严光万古清风在,不敢停桡更问津”,严光的影响万古长存,我不敢停船问路。由注释可知,严光是东汉高士,曾隐耕于富春山,作者说自己不敢“停桡更问津”,表达出对自己对古人高士的仰慕钦敬之情。

名句默写

吴融简介

唐代·吴融的简介

吴融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昭宗龙纪元年 (889年)登进士第。曾随宰相韦昭度出讨 西川,任...〔► 吴融的诗(367篇) ► 吴融的名句

猜你喜欢

富春·富春县前江

清代厉鹗

富春县前江势奔,危楼如画俯山根。
林林人影向沙市,叶叶风帆下海门。
秋入遥空无寸翳,旱经焦土有千村。
田家正堕忧时泪,安得新酤倒瓦盆?

富春

唐代吴融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云低远渡帆来重,
潮落寒沙鸟下频。未必柳间无谢客,也应花里有秦人。
严光万古清风在,不敢停桡更问津。

富春

唐代吴融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
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

富春屠

宋代释文珦

瓜桥路入屠山寺,山势蜿蜒似卧龙。
长者布金传几世,应真垂迹在前峰。
连筒架壑寒泉洁,高阁凌空莫霭重。
八十老僧偏念古,向余慷慨说孙钟。

题富春楼

清代乾隆

园楼久额富春名,曾未题诗太懒生。

拾级试观泰元德,拈毫敢忘体乾情。

虽然红紫迟酣放,要识机关在始萌。

色色形形从此鬯,凭栏次第待閒评。

富春龙门

宋代杨简

桑麻迤逦入高原,级级差差水落田。
树色自分深浅绿,山光都在淡浓烟。
竹舆渐近钟鸣处,诗句来从鸟语边。
又是一番新样致,如何写得十分全。

泛富春江

宋代陆游

双橹摇江叠鼓催,伯符故国喜重来。
秋山断处望渔浦,晓日升时离钓台。
官路已悲捐岁月,客衣仍悔犯风埃。
还家正及鸡豚社,剩伴邻翁笑口开。

泛富春江

宋代释文珦

梦寐羊裘客,清游乐此邦。
一篙残腊雨,千古富春江。
岸转青螺合,烟明白鸟双。
洗除名利迹,滩濑日舂撞。

上富春滩

宋代韩淲

唤得扁舟一叶轻,钓臺波上夕阳明。
固宜烟鸟知人意,只为云山识我情。
篷日午前虽较热,帆风晚后却尤清。
吾庐更在楚溪口,归卧北窗听竹声。

赠富春子

宋代李曾伯

向说淮东役,江东始见时。
相逢无别语,所问者归期。
戎马纷何已,蓍龟圣得知。
天津桥上看,成此蔡功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