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孟浩然的诗 > 送王昌龄之岭南

送王昌龄之岭南

[唐代]:孟浩然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查头。
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异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羊公:晋时镇守襄阳的官吏羊祜。爱:怜爱。贾谊:汉代著名文学家,善写辞赋。
②土毛:土地上生长的五谷杂粮。缟纻:白色生绢及细麻所制的衣服。槎头:也日查头鳊,一种味道鲜美的鱼。
③沉痼:久治不愈的病。贻:赠予。魑魅:指古代传说中生活在山泽中的山神、鬼怪。
④同笔砚:指在一起学习或者共事。兹夕:这晚上。衾稠:衾,被子;稠,夹被。此泛指被褥等。
⑤牛斗:星宿名,指二十八星宿的斗宿和牛宿。

译文:
洞庭衔山远远近近。枫叶如丹先报寒秋。
岘首山赢得羊公爱,长沙城曾使贾谊愁。
岭南风俗衣无丝麻,家乡特产鱼多查头。
我已患重病难以医治,又增添你遭魑魅的担忧。
几年间同笔共舰在一起。今晚起却要各渡长夜天各一份。
情投意合的景况将何在?解相思只有向南望斗牛。

《送王昌龄之岭南》赏析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洞庭两句:同于前《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之“洞庭一叶惊秋早”。洞庭即洞庭湖。岘首句: 见前《与诸子登岘山》诗注。长沙句:见前《湖中旅泊寄阎防》诗注。四句写山上的红叶让人惊叹秋季的悄然而至,虽然岘山的风景依旧秀美,但即将离别的人早已无心欣赏,友人将远渡渺渺的洞庭再渡浩荡的长沙湘江,迢递征途令人忧伤。

  土毛无缟,乡味有查头。已抱沉痼疾,更贻魑魅忧——土毛:土 地上所生长的五谷、草木。《春秋左传正义·昭公七年》:“食土之毛,谁非君臣。”缟:白色的绢和细麻衣服。《春秋左传正义·襄公二十九年》:“(吴季札) 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衣焉。”杜预注:“吴地贵缟,郑地贵,故各献己所贵。”查头:鱼名,产于襄阳。沉痼疾:经久难医之重病。《文 选》卷二十三刘公干《赠五官中郎将四首之一》:“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魑魅:山精鬼怪。《春秋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 罔两。”杜预注:“螭,山神,兽形。魅,怪物。”四句写襄阳地虽粗陋不产缟,但诗人竭尽全力地以襄阳的美味食物来款待友人。此时诗人已身染重病,友人的远去更令他忧心忡忡。

  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裯。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间衾裯:衾裯泛指被子,此为别离之意。斗牛:斗、牛二星宿分 野在吴越,此指王昌龄要去的南方地区。庾信《哀江南赋》:“路已分于湘汉,星犹看于斗牛。”四句写二人友谊深厚,情同手足,曾多次诗歌唱和,切磋诗艺,但转眼就要分别了,令人满怀惆怅,空对珍肴美味停箸难食,对金樽清酒也再无往日的兴致,只有眼前同样怅然的离人,还有别后孤独凄凉的思念。

  孟浩然与王昌龄同为盛唐优秀的诗人,诗风虽迥然相异,但互为知己,且“数年同笔砚”。诗的前四句既有眼前所见之景,又融合了想象中的征途之景,四句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地名,行人的颠沛流离之苦不言而喻,“爱”和“愁”两字鲜明地刻画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中间四句如述家常,“无”和“有”点明诗人的倾其所 有来款待远道而来的友人。“已”和“更”是诗人常用的手法,知天命之年,悲愁却接踵而来,层层相压。后四句直接叙说两人的友情,分别之后将是漫长的怀念。 何时才能再相见呢?

《送王昌龄之岭南》阅读及答案

送王昌龄之岭南①

孟浩然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岘首羊公②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③无缟纻④,乡味有槎头⑤。已抱沉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裯。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注】①王昌龄与孟浩然交游多年,二人数年同用一个笔砚,友情深厚。王昌龄被贬岭南路经襄阳时,看望了病中的孟浩然,孟浩然作了此诗。②羊公:西晋名将羊祜。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赋诗,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③土毛:土地上生长的五谷杂粮。④缟纻(zhù):白色生絹及细麻所制的衣服。⑤槎头:也曰查头鳊,一种味道鲜美的鱼。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一、二句从洞庭湖、山上的枫叶写起,枫叶如丹先报寒秋,给人以萧瑟之感。

B.诗中“无缟纻”和“有槎头”表明了诗人对远道而来的友人热忱地欢迎之情。

C.“更贻魑魅忧”写出了诗人虽身染重病,却对远去岭南的友人充满了担忧之情。

D.“数年同笔砚”一句回忆起自己与朋友过去的生活,写出了二人情同手足的情感。

E.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与一般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不同,本诗低沉中有豁达,结尾时昂扬向上。

15.“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CE   

15.①用羊祜、贾谊作喻,赞叹王昌龄的政绩和才华。羊祜是西晋名将,镇守一方;贾谊是文学家,富有文学才华,作者将其作比,充分赞扬了王昌龄的政绩和才华。②用羊公常感叹人事短暂,贾谊有才也遭贬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朋友远谪岭南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忧虑之情。③对朋友依依惜别之情。“爱”字借羊公常与友人游岘山之事写出了两人友情的深厚;“愁”字鲜明地刻画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

14.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古诗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错误。“却对远去岭南的友人充满了担忧之情”理解错误,“更贻魑魅忧”是说自己生病,增加了朋友的担忧。E项错误。本诗没有豁达,昂扬向上之意,而是深沉惆怅之情。

15.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首先要明白写作背景:“王昌龄被贬岭南路经襄阳时,看望了病中的孟浩然,孟浩然作了此诗。”接着要读懂诗句的意思。“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的意思是“岘首山赢得羊公爱,长沙城曾使贾谊愁。”接着要了解这两句诗中涉及的两个古代人物。结合注释②可知,羊公是西晋名将羊祜。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赋诗,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贾谊是文学家,富有文学才华但也有遭贬的人生经历。诗人提到这两位古人,是为了赞扬王昌龄的政绩和才华,表达了对朋友远谪岭南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忧虑之情。诗句中的“爱”和“愁”两字鲜明地刻画两人因深厚的友情而在分别时依依不舍。

点睛: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一是诗中哪些诗句带有明显、强烈的感情色彩词语;二是诗中描述图景与作者情感的关系;三是注释暗示信息。此外要了解抒情手法的分类: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有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典抒情(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借事抒情)。如本题就是借用典故,来抒发诗人感叹人事短暂之思和不舍之情。

孟浩然简介

唐代·孟浩然的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本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 孟浩然的诗(379篇) ► 孟浩然的名句

猜你喜欢

送王昌龄之岭南

唐代孟浩然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查头。
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异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送王昌龄

唐代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其一(一作同王昌龄

唐代李白

秦地见碧草,楚谣对清樽。把酒尔何思,鹧鸪啼南园。
余欲罗浮隐,犹怀明主恩。踌躇紫宫恋,孤负沧洲言。
终然无心云,海上同飞翻。相期乃不浅,幽桂有芳根。

集于昌龄之舍

宋代孔平仲

初筵悄无语,良久欢且发。
就炉自温杯,觉此饮量阔。
既观舞袖垂,又听歌声阕。
醉心渐纷纭,醉眼成恍惚。
勿轻栢直狗,所负尚可悦。
当年入绩事,今日逼华髮。
愈令坐客心,感嘆惜时节。
夜长更恐晓,起挽青天月。

送人之岭南

宋代刘敞

君去炎方远,行行万里余。
渐惊南瘴酷,益见北人疏。
山谷藏雄虺,谿潭养鳄鱼。
秋风鴈不到,何处俟归书。

送人之岭南

唐代李郢

关山迢遰古交州,岁[晏]怜君走马游。
谢氏海边逢素女,越王潭上见青牛。
嵩臺月照啼猨曙,石室烟含古桂秋。
迴望长安五千里,刺桐花下莫淹留。

送郑长史之岭南

唐代贾岛

云林颇重叠,岑渚复幽奇。汨水斜阳岸,骚人正则祠。
苍梧多蟋蟀,白露湿江蓠。擢第荣南去,晨昏近九疑。

录王昌龄诗

宋代韩淲

千古万古琉璃堂,中有一人万丈光。
长篇短篇任摸索,小句大句宜忖量。
风花雪月初非远,城郭山林各是忙。
惆怅无因见范蠡,空留佳话说南唐。

宿王昌龄隐居

唐代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羣。

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

唐代元稹

汉法戎施幕,秦官郡置监。萧何归旧印,鲍永授新衔。
币聘虽盈箧,泥章未破缄。蛛悬丝缭绕,鹊报语詀諵。
再砺神羊角,重开宪简函。鞶缨骢赳赳,緌珮绣縿縿。
逸翮怜鸿翥,离心觉刃劖。联游亏片玉,洞照失明鉴。
遥想车登岭,那无泪满衫。茅蒸连蟒气,衣渍度梅黬。
象斗缘谿竹,猿鸣带雨杉。飓风狂浩浩,韶石峻崭崭。
宿浦宜深泊,祈泷在至諴。瘴江乘早度,毒草莫亲芟。
试蛊看银黑,排腥贵食咸。菌须虫已蠹,果重鸟先鵮。
冰莹怀贪水,霜清顾痛岩。珠玑当尽掷,薏苡讵能谗。
荆俗欺王粲,吾生问季咸。远书多不达,勤为枉攕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