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陈子昂的诗 >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唐代]:陈子昂

皎皎白林秋。
微微翠山静。
禅居感物变。
独坐开轩屏。
风泉夜声杂。
月露宵光冷。
多谢忘机人。
尘忧未能整。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皎皎:洁白貌;清白貌。形容月光。微微:隐约,淡远,幽静的样子。
②禅居:僧人居住修行的处所。指寺院。轩屏:窗户和门屏。
③杂:一作“绝”。月露:月光下的露滴。宵光:夜光;月光。
④忘机:消除机巧之心。常用以指甘于淡泊,与世无争。忘机人,是赞美晖上人与世无争、忘却巧诈的高洁情怀。整:理。

译文:
月光照耀山林一片秋色,青翠山峦多么安谧幽静。
身居禅房感受万物变化,一人独坐不由打开窗门。
风响泉鸣夜声显得嘈杂,月下的寒露使夜光清冷。
向您忘机的人多多致意,尘世烦忧愧未清理干净。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赏析

  晖上人的赠诗内容不明,从此诗意推测应是与秋夜禅坐有关。因此,这首回赠诗开头从山林的幽静写起。“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秋夜的山林禅院充满了幽寂的禅意。此诗中间两联写景咏物。颔联“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住在这僧房里感到了景色的变化和季令的推移,由于心绪无比烦乱,不禁打开门扇,独坐沉思幻想起来。这里点出了晖上人的禅悟境界。禅定使人心情平静,从而智慧现前。颈联“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描绘出一片清幽冷寂的境界,极具诗情画意,也颇具禅意。最后“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二句,感叹世人不能如晖上人般忘却机心,饱受尘世烦扰,实在是无奈又可怜,表达了诗人对晖上人入景清明那种境界的追求。

  此诗结构极其精巧。起承转合,自然从容。写景写人,浑融一体。陈子昂还有一首诗《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酬晖上人独坐山亭有赠》,内容与此诗相关,可以互相参照。

陈子昂简介

唐代·陈子昂的简介

陈子昂 陈子昂(约659~约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 陈子昂的诗(206篇) ► 陈子昂的名句

猜你喜欢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唐代陈子昂

皎皎白林秋。
微微翠山静。
禅居感物变。
独坐开轩屏。
风泉夜声杂。
月露宵光冷。
多谢忘机人。
尘忧未能整。

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酬晖上人独坐山亭有赠

唐代陈子昂

钟梵经行罢,香林坐入禅。
岩庭交杂树,石濑泻鸣泉。
水月心方寂,云霞思独玄。
宁知人世里,疲病得攀缘。

酬晖上人夏日林泉

唐代陈子昂

闻道白云居,窈窕青莲宇。岩泉万丈流,树石千年古。
林卧对轩窗,山阴满庭户。方释尘事劳,从君袭兰杜。

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酬晖上人独坐

唐代陈子昂

钟梵经行罢,香林坐入禅。岩庭交杂树,石濑泻鸣泉。
水月心方寂,云霞思独玄。宁知人世里,疲病得攀缘。

次韵月上人秋夜见寄

宋代释道潜

冥鸿振鹭想仪形,数日新秋入梦清。
丹壑流泉依旧否,碧岩丛桂几时生。
风来玉户凉初集,露泫银河色渐明。
黾勉酬君无妙语,夜光鱼目愧相并。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

唐代王昌龄

白露伤草木,山风吹夜寒。
遥林梦亲友,高兴发云端。
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
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春夜山亭

唐代房旭

夜静琴还静,年春酒复春。何曾山水地,风月不□□。

十三夜山亭玩月

明代郭谏臣

华馆中秋夜,青天片月来。

彤弓弦未彀,宝镜匣初开。

疏影穿帘幕,清光落酒杯。

坐深忘却倦,一任漏频催。

秋夜山居

宋代郑刚中

路转城西一里馀,不妨山径自崎岖。
四邻酒熟人常笑,万木秋深叶不枯。
空翠入窗浓欲滴,夜凉扶月静尤孤。
有时虽是风翻屋,赖我元无屋上乌。

寄晖上人

唐代姚合

日出月复没,悠悠昏与明。修持经几劫,清净到今生。
林下知无相,人间苦是情。终期逐师去,不拟老尘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