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谢灵运的诗 > 游赤石进帆海诗

游赤石进帆海诗

[南北朝]:谢灵运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游赤石进帆海诗》赏析

南亭之游(参见《游南亭》)后,谢灵运开始了他在永嘉境内的探奇搜胜。一方面山水并不能真正抚平他心中的幽愤,所以这一段时间中,他的诗中经常出现“倦”游的字样;然而另一方面,山水又时时给他以新的感受,使他失去平衡的心态,至少获得宣泄而趋于暂时的平衡。也就在这种徬徨徜徉中,他确立了自己山水诗鼻祖的地位,这或许是他自己始料所未及的吧。
  赤石在永嘉郡南永宁(今浙江永嘉)与安固(今浙江瑞安)二县中路之东南,去郡约有数十里,东濒今日的温州湾。帆海,注家常以为地名,其实可商,据宋郑缉之《永嘉郡记》,“帆游山,地昔为海,多过舟,故山以帆名”,在安固县北。灵运所谓帆海之地,当在此山一带。但郑记并未说有帆海地名,因此帆海二词当是动宾结构,题意似为游览赤石,进而扬帆海上。诗的重点在帆海,游赤石只是引子。
  诗分三个层次,由起句到“况乃陵穷发”为第一层,写倦游赤石,进而起帆海之想。由“川后”句至“虚舟”句为第二层次,正写帆海情状与心态变化。“仲连”句以下,为第三层次,即游生想,结出顺天适己,安养天年之旨。心情的变化则是贯串全诗的主线。
  “首夏”二句遥应《游南亭》诗“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既点明此游节令,又显示了一种莫可如何而慰情聊胜无的复杂心情。游南亭触景生情,由春夏迭代中,深哀盛年已去,衰疾在斯。这里说,初夏了,天气总算还清爽煦和,芳草也未尝因骄阳的淫威而枯萎。可见诗人似乎已从前诗的悲感中稍稍复苏。尤可注意:“芳草犹未歇”,实反用《离骚》“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则又于自幸自慰中,见出谢客这位“逐臣”的傲兀性格来。但是这种欣慰并不能维持多久,在出郡数十里南游赤石中,日复一日地水行水宿,未免单调,而阴晴的变化,云霞的出没,也因屡见而失去了新鲜之感。这滨海的周游,已使人厌厌生“倦”,更何况面临的是极北不毛之地,穷发更北的溟海呢。有人认为“况乃临穷发”是写诗人豪情勃发,顿起泛海之想,然而“况乃”二字分明承“倦瀛壖”来,见出帆海之前,诗人的心情并不甚佳。
  然而当舟船沿港湾进入大海,奇景忽开,水面一平如镜,川后既令江水安流,八首八足八尾背青黄的朝阳谷神水伯天吴,虽然脾气暴虐,此时却也“静不发”,仿佛都在迎接诗人的来游。于是他高张云帆,泛舟海上,随意掇取那形如龟足的石华,那其大如镜白色正圆的海月。而当他抬头回望时,溟海无涯,心情也竟如坐下的轻舟而起凌虚凭空之想。
  出涯涘而观大海,诗人之所感,必也与《庄子·秋水》中那位河伯一样,涵容无尽的海波,真使他心胸开张,一扫积日累月的烦酲。于是他即游生想,远追往古,进而悟彻了人生的至理:海上曾有过形形色色的隐者,有助齐却燕,功成辞赏而退的鲁仲连;也有“身在江海之上,心居魏阙之下”的公子年(见《庄子·让王》)。形踪虽似,而其趣迥异。后者只是矜伐虚名的假隐士,与庄子所说的“无以得殉名”(《秋水》)格格不入,有亏大道。而似鲁仲连所说“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才深合漆园傲吏物我两忘,适己顺天,“返其真”的至理。两者相较,诗人似乎对自己既往自负任气蹙蹙于一己得失的生活有所警省,他愿意铭记《庄子·山木》中太公任(任公)教训孔子的一段话:“直木先伐,甘泉先竭”。露才扬己,必遭天伐,唯有“削迹损势”,澡雪精神,中充而外谦,才能养生全年——这正与渊深无底,广浩无涯,却一平如镜的大海一样。诗至此,情景理完全契合无际。
  方东树《昭昧詹言》曾指出,谢客博洽而尤熟于《庄》,此诗不仅取义于《庄子》,而且在构想上也有得于《秋水篇》。诗以赤石为宾,帆海为主,以“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与“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两联作转折顿束,遂在层曲的写景抒情中表达了出涯涘而睹汪洋所引起的精神升华,情与理与典实均能合若符契,足见谢诗结构之精。
  此诗的情理又都在自然精美的写景记游中自然地体现。“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海产珍奇,而俯拾皆是,可见诗人扬帆于暖风静海中盈满心胸的恬适之感,于是下文请从任公适己顺天之想也就水到渠成了。鲍照评谢诗云“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南史·颜延之传》),正是指的这种中充实而溢于外,风华流丽而不伤于巧的语言特色。

谢灵运简介

南北朝·谢灵运的简介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世称谢客,以字行于世,汉族。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出身陈...〔► 谢灵运的诗(109篇) ► 谢灵运的名句

猜你喜欢

游赤石进帆海诗

南北朝谢灵运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自江门进帆海上作

明代区大相

众流趋海若,大壑去鸿蒙。

失路矜河伯,中途遇苑风。

纳川归浩浩,噫气入逢逢。

穷发还过北,扶桑更向东。

鹏身起羊角,鱼翼掩舟蓬。

巨浸浮天外,回流出地中。

槎来如有信,帆去若乘空。

万国波涛接,三山烟雾通。

游门思孔圣,垂钓想任公。

登碣心犹壮,乘桴道未穷。

临深谁复测,善下理能终。

寄怀舒碣石进士

明代梁可澜

凄凄倦客况风尘,卧听寒暄入夜分。

归梦故园疑是鹿,野心尘世懒于云。

酒钱近有苏司业,粱肉其如郑广文。

风雪萧萧多闭户,教人无赖忆夫君。

赤石庵

宋代钱时

野花啼鸟日初迟,拂面和风酒一巵。
草草山房终胜俗,堂堂春色易成诗。

施倅留饮题进帆

宋代韩淲

千里云涛十幅蒲,仙家吹梦入方壶。
嫩香破蕊横枝处,镂雪敲冰画得无。

赤石绣石壁

唐代陈岩

圣世承平百岁余,老翁因话建炎初。
绿林躏藉人波迸,二壁中间各占居。

观赤石龙潭

宋代丘葵

豢扰久不氏,神物失所从。
碪岩石壁下,岂足为龙宫。
亦有万仞海,茫茫与天通。
谁言汝为智,出入人鬼中。
穷冬天地闭,风云末由逢。
泠泠一掬熘,于焉托孤踪。

登赤石冈塔

明代陈子壮

石壁新瞻九级尊,飞甍危拱散层轩。

琶洲铃铎江声战,越井楼台海气吞。

万里戈船归汉译,诸天宝地称祇园。

御风直揖三山外,漫倚浮云望帝阍。

界首乘夕进帆高邮一首

明代黄省曾

西月坠长波,宵风利涉多。川光涵暝树,帆影直明河。

牛斗初同野,劳欢不异歌。旅灯眠复起,时问路如何。

过赤石湖有感寄献荆公

宋代吴颐

重湖远映日无光,两桨行舟类堵墙。
向此柂工犹恐惧,更堪风驭出苍惶。
虽知行止悬于命,长离忧虞亦可伤。
白首何时裕儋石,从容丈室问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