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高适的诗 > 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得藤字

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得藤字

[唐代]:高适

幕府日多暇,田家岁复登。
相知恨不早,乘兴乃无恆。
穷巷在乔木,深斋垂古藤。
边城唯有醉,此外更何能。

高适简介

唐代·高适的简介

高适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高适与岑...〔► 高适的诗(326篇) ► 高适的名句

猜你喜欢

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得藤字

唐代高适

幕府日多暇,田家岁复登。
相知恨不早,乘兴乃无恆。
穷巷在乔木,深斋垂古藤。
边城唯有醉,此外更何能。

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得藤字

唐代高适

幕府日多暇,田家岁复登。相知恨不早,乘兴乃无恒。
穷巷在乔木,深斋垂古藤。边城唯有醉,此外更何能。

春日同诸公过兵部王尚书林园

唐代权德舆

休沐君相近,时容曳履过。花间留客久,台上见春多。
松色明金艾,莺声杂玉珂。更逢新酒熟,相与藉庭莎。

同诸公过福先寺律院宣上人房

唐代欧阳詹

律座下朝讲,昼门犹掩关。
叨同静者来,正值高云闲。
寂尔方丈内,莹然虚白间。
千灯智慧心,片玉清羸颜。
松色落深井,竹阴寒小山。
晤言流曦晚,惆怅归人寰。

寄七山人

宋代林景熙

十年疏鬓为谁斑,天借儒冠日月闲。
欹枕寒生双瀑涧,开门春满七星山。
鹤归尚觉辽城是,鹃老空闻蜀道难。
欲觅九还凭寄语,青牛何日度函关。

宋中遇林卢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

唐代高适

昔余涉漳水,驱车行邺西。
遥见林虑山,苍苍戛天倪。
邂逅逢尔曹,说君彼岩栖。
萝径垂野蔓,石房倚云梯。
秋韭何青青,药苗数百畦。
栗林隘谷口,栝树森廻谿。
耕耘有山田,纺绩有山妻。
人生苟如此,何必组与珪。
谁谓远相访,曩情殊不迷。
檐前举醇醪,竈下烹双鸡。
朔风忽振荡,昨夜寒螀啼。
游子益思归,罢琴伤解携。
出门尽原野,白日黯已低。
始惊道路难,终念言笑暌。
因声谢岑壑,岁暮一攀跻。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

唐代高适

昔余涉漳水,驱车行邺西。遥见林虑山,苍苍戛天倪。
邂逅逢尔曹,说君彼岩栖。萝径垂野蔓,石房倚云梯。
秋韭何青青,药苗数百畦。栗林隘谷口,栝树森回谿。
耕耘有山田,纺绩有山妻。人生苟如此,何必组与珪。
谁谓远相访,曩情殊不迷。檐前举醇醪,灶下烹只鸡。
朔风忽振荡,昨夜寒螀啼。游子益思归,罢琴伤解携。
出门尽原野,白日黯已低。始惊道路难,终念言笑暌。
因声谢岑壑,岁暮一攀跻。

立秋日诸公过敝庐赋诗

宋代洪朋

埃郁一炎方,何处不庳湿。
北窗但扫地,所向若维絷。
及兹澍雨过,信是高秋立。
便有好事侣,俱来负郭集。
中庭树阴满,燀气清且急。
胡床各萧散,颇觉凉气入。
道丧千载余,世路日险涩。
朋知得若人,风流有所及。
西山一牛鸣,时哉先圣集。
兴来浩荡游,胡为若羁馽。

立秋日诸公过敝庐得秋字

宋代洪朋

是月季朱夏,今辰立素秋。
风生庭柏浄,雨过井梧幽。
南想高鸿度,西看大火流。
数能文字集,如许岁时遒。

喜诸公过西园二首·其一

明代王渐逵

飞盖出平沙,垂绅散落霞。

野人趋迓客,稚子解烹茶。

高秋馀橘柚,小港近鱼虾。

新酿能相继,尊空不用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