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王昌龄的诗 >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唐代]: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帷:帘幕,一作“帐”。
②澹:水缓缓地流。演漾:水流摇荡。
③冉冉:渐渐。一作“荏苒”,指时间的推移。几盈虚:月亮圆缺反复多次。澄澄:清亮透明,指月色。
④美人:旧时也指自己思暮的人,这里指崔少府。越吟:楚国庄舄(xì)唱越歌以寄托乡思。这是以越切山阴,意谓想必在越中苦吟诗篇。
⑤共:一作“其”。如何:一作“何如”。吹:一作“出”。兰杜:兰花和杜若,都是香草。兰,一作“芳”。

译文:
我和从弟在南斋高卧的时候,掀开窗帘玩赏那初升的玉兔。
淡淡月光泻在水上泄在树上,轻悠悠的波光涟漪荡入窗户。
光阴苒苒这窗月已几盈几虚,清光千年依旧世事不同今古。
德高望重崔少府在清江河畔,他今夜必定如庄舄思越之苦。
千里迢迢可否共赏醉人婵娟?微风吹拂着清香四溢的兰杜。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玩月”。诗人与堂弟高卧南斋时,月亮刚刚出来。渐渐地升高之后,清辉遍洒水上、树木上,倾泻在窗户上。这两句写月光很有特色,尤其是一个“澹”字、一个“演漾”,逼真地说出了月光照地时人对月光的感觉。

  诗人没有停留在对月色的描摹上,而是宕开一笔,写对月亮的思考:亘古以来,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可是人呢?人也是一代又一代,代代人都看着月亮。月光依然,而人生不常啊。

  继而诗人悬想朋友崔少府也必定在这清月之下、清江之畔吟诗。诗人与朋友虽相隔千里,但同在望月。诗的最后一句“微风吹兰杜”最有意味:不说对朋友思念,而写兰杜之芳,那么,这兰杜之芳能吹到朋友那里去吗?朋友知道我在思念他吗?

  玩月思友,由月忆人。感慨清光依旧、人生聚散无常。诗的开头点出“南斋”;二句点“明月”;三、四句触发主题,写玩月;五、六句由玩月而生发,写流光如逝,世事多变;七、八句转写忆故友;最后写故人的文章道德,恰如兰杜,芳香四溢,闻名遐迩。全诗笔不离月,景不离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济,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阅读及答案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①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②清江畔,是夜越吟③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④。

注解:①苒苒:同“冉冉”,指时间的推移。②美人:旧时也指自己思暮的人,这里指崔少府。③越吟:楚人曾唱越歌以寄托乡思。④兰杜:兰花和杜若,两种都能散发芳香的植物。

14.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一、二句叙写诗人和从弟在南斋游玩。诗人以舒适的姿势高卧,拨开帷幕即见明月初吐的美景,奠定了全诗轻松愉悦的感情基调。

B.三、四句呼应标题写玩月,动静结合,月光的照射使水面和树木蒙上了一层清辉,月光在窗户上荡漾,意境恬淡悠远。

C.五、六句中清幽的月色引起诗人深刻的思考,这种深深的慨叹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珍视。

D.七、八句实写在这月光普照的夜晚,崔少府在曹娥江畔苦吟,思念自己。

E.最后两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兰草、杜若比崔少府,其芬芳之香随处可闻。

15.请简要分析本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答案及解析:

14.DA   

15.①赏月思友。诗人在南斋赏月,由月牵动情思,忆起远方的友人,同时展开想象,想象友人也在想念自己。

②感叹世事变化。诗人玩月生发,由月圆月缺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以此表示对人生的重视。

③   赞赏友人高尚的品德。以兰草、杜若等香花香草比崔少府,赞赏友人高尚的品质。

14.试题分析:本题综合对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项,“实写”错误,应该是运用了“对写法”虚写,所写的内容是合理联想和想象的。A项,“奠定了全诗轻松愉悦的感情基调”错误,因为本诗主要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抒发的是愁绪哀情,故不能说是“轻松愉悦”的感情基调。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纵观全诗,这首观月怀友的古体诗,写得恬淡悠远。诗的前六句着重写开窗所见的月色,清幽的月色引起诗人深刻的思考,深深的慨叹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珍视。最后四句是怀友。诗人驰骋想象,想象在这月光普照的夜晚,崔少府也一定在曹娥江畔苦吟,思念自己,真是人隔千里,明月相共。最后采用传统的“引类譬喻”的手法,以兰草、杜若比崔少府,其芬芳之香随处可闻。

王昌龄简介

唐代·王昌龄的简介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 王昌龄的诗(283篇) ► 王昌龄的名句

猜你喜欢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唐代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唐代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唐代孟浩然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唐代孟浩然

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
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
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
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

题河阴崔少府素幛

唐代翁承贊

真玉不显文,至人不逞迹。
君见华堂幛,转觉虚室白。
旷然绝氛滓,润色惟粉泽。
皎若朗月昇,皓如繁霜积。
清晨捲帘望,秋天横半壁。
昼景当户闚,晴云拂瑶席。
非无丹青妙,点污吾所惜。
世事巧乱真,我将世情隔。
自持纯素质,可悦神仙客。
何必玩画屏,留连假泉石。
(同前第一三八九页。
)。

和君时弟南斋

宋代彭汝砺

秋阴作雨拟如何,祇欲催人涕泗沱。
愁绝暮蝉无限意,凄凉啼咽不成歌。

赠山阴崔明府

唐代方干

用心何况两衙间,退食孜孜亦不闲。压酒晒书犹检点,
修琴取药似交关。笙歌入夜舟中月,花木知春县里山。
平叔正堪汤饼试,风流不合问年颜。

中秋玩月忆旧游作歌

清代钟大源

寒烟如织风飕飕,缲丝雨密飘复休。木犀狼藉固足惜,还恐良夜孤中秋。

天公不随人所料,更余夜色开清幽。鱼鳞碎作霁云片,须臾并少纤毫留。

碧空如水一万里,东海早见飞晶球。纱棂净映色皎皎,冰帘寒透光油油。

满衣冰彩不敢拂,朣融但讶摇双眸。中庭片地白于雪,影交竹柏疑雕锼。

清光如此不可负,逍遥谁继承天游。闲人之间莫如我,惜哉瑟缩同瓜牛。

忆昔轻强遇此夕,乘兴直上章门舟。榜人解意溯空阔,橹摇拍拍飞沙鸥。

生绡万幅忽倒卷,湿银千顷还低浮。西山岚气扑四面,南浦树影摇中流。

危樯隐现隔远霭,渔镫散乱随浮沤。俯讶镜忽波底堕,仰怯星欲空中投。

舟行那复记炳烛,酒徒拉杂舒清讴。座中有客善水调,和以铁笛惊潜虬。

喷波一跃势可怖,珠光错落谁能收。少焉人静月趖午,凉飙清露相夷犹。

置身浑似广寒窟,飘飘逸兴仙为俦。于今渺忽若梦寐,安栖幸较他乡优。

间吟静玩意未足,邻家美酝无妨求。姮娥劝汝一杯酒,莫便匿影蛾颦修。

来宵光景纵未缺,何异隔岁生离愁。况复阴晴未可度,径须达曙传觥筹。

雄鸡更勿遽腷膊,烛龙稳卧榑桑洲。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二

唐代李白

东平与南平。
今古两步兵。
素心爱美酒。
不是顾专城。
谪官桃源去。
寻花几处行。
秦人如旧识。
出户笑相迎。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

唐代李白

少年不得意,落魄无安居。愿随任公子,欲钓吞舟鱼。
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兰生谷底人不锄,
云在高山空卷舒。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
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颜一解四海春。彤庭左右呼万岁,
拜贺明主收沉沦。翰林秉笔回英眄,麟阁峥嵘谁可见。
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龙钩雕镫白玉鞍,
象床绮席黄金盘。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
一朝谢病游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前门长揖后门关,
今日结交明日改。爱君山岳心不移,随君云雾迷所为。
梦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长价登楼诗。别后遥传临海作,
可见羊何共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