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张蠙的诗 > 夏日题老将林亭

夏日题老将林亭

[唐代]:张蠙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侵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翻:副词,反而。侯门:君主时代五等爵位第二等为侯,这里指老将军的府第。仙家:仙人所住之处。
②纤草:细草,小草。
③辘轳:利用轮轴制成的一种起重工具,用在井上汲水。煎茶:烹煮茶水。
④凌烟阁: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将开国功臣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的画相刻在凌烟阁内。唐太宗亲自作赞,褚遂良书,阎立本画。这二十四人都曾是带兵打仗的武将。向塞沙:在塞外沙场作战。这里泛指带兵作战。

译文:
身经百战功成名就反倒喜欢平静,显赫侯门日渐清幽好像洞仙人家。
墙头上细雨蒙蒙低垂着纤纤绿草,水面上微风回旋聚集着片片落花。
到井台放下辘轳闲逸中浸凉美酒,开鸟笼鹦鹉学舌提醒人莫忘煎茶。
有几人有资格将形象画在凌烟阁,却不曾身经百战交锋于塞外黄沙?

《夏日题老将林亭》赏析

  这首诗因颔联两句饮誉诗坛。王衍品读之后,很是欣赏,于是赐张蠙霞光笺,并将召掌制诰。权臣宋光嗣以其“轻傲驸马”,遂止。

  首联“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概括点出老将心境的寂寞及其门第的冷落。一个“翻”字,甚妙。老将有别于隐士,不应“爱静”,却“翻爱静”;“侯门”与仙人的洞府有异,不应相似,偏“渐欲似”,这就把这位老将不同于一般的性格揭示出来。

  颔联、颈联四句,作了具体刻画。“墙头雨细垂纤草”,“侯门”的围墙,经斜风细雨侵蚀,无人问津,年久失修,已是“纤草”丛生,斑剥陆离。状“纤草”着一“垂”字,见毫无生气的样子,荒凉冷落之意,自在言外。“水面风回聚落花”,写园内湖面上,阵阵轻微的旋风,打着圈儿,把那零零落落浮在水面上的花瓣,卷聚在一起。这里只用了七个字,却勾画出一幅风自吹拂、花自飘零、湖面凄清、寂寞萧条的景象。园林冷落如许,主人心境可知。这是诗人寓情于物之笔。

  “井放辘轳闲浸酒”,老将取井水之凉,使酒清凉爽口,写其闲适生活。“笼开鹦鹉报煎茶”,打开鹦鹉笼子,任其自由往来,好让它在有客光临时报告主人,督请煎茶待客。这两句从侧面借助物情来反映人情,不仅使画面的形象鲜明生动,构成一个清幽深邃的意境,而且深刻细腻地揭示出老将的生活情趣和精神状态,手法相当高明。

  尾联“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用反诘的句式对老将进行规劝与慰勉,揭出诗的主旨。据《新五代史》载:蜀王建五年曾起寿昌殿于龙兴宫,“画建像于壁”,并且还起“扶天阁,画诸功臣像”。这两句是说:在凌烟阁画像留名的人,又有谁不曾在战场上立过功呢?功劳是不可抹煞的,感到寂寞与萧条是大可不必的。

  这诗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前六句铺写老将寂寞闲适的“仙家”生活,后二句笔锋一转,点明旨意,文势波澜曲折。本来,以“百战”之功赢得封侯的老将,在诗人看来更应竭力报国。可“功成”反爱起“静”来,这是出人意外的;“静”且不说,还愈来愈欲“似仙家”,一点世事也不关心了;不唯如此,竟连自己居住的园林也懒得去经营修葺了。铺写老将的消沉,一层比一层深入,反过来证明规劝老将的理由越来越充分。如果说,前者是“画龙”,那么后者就是“点睛”;二者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使诗歌的“理”,在情景交融的画面中表现出来,规劝之旨,体现于诗情画意之中。

张蠙简介

唐代·张蠙的简介

张蠙,字象文,清河人,初与许棠、张乔齐名。登干宁二年进士第,为校书郎、栎阳尉、犀浦令。入蜀,拜膳部员外,终金堂令。诗一卷。 张蠙,字象文,清河人。初与许棠、张乔齐名。登干宁二年...〔► 张蠙的诗(106篇) ► 张蠙的名句

猜你喜欢

夏日题老将林亭

唐代张蠙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侵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春日题陈正字林亭

唐代李咸用

周迴胜异似仙乡,稍减愁人日月长。
幕绕虚檐高岫色,镜临危槛小池光。
丝垂杨柳当风软,玉折含桃倚径香。
南北近来多少事,数声横笛怨斜阳。

夏日题瀛台

清代乾隆

文轩梧竹倍凄清,座拥琳瑯爽自生。
高处近天无暑气,人间此地是蓬瀛。
水涵银海月为镜,苔点瑶阶石作枰。
草木敷荣鱼鸟适,由来物物遂生成。

夏日题景明楼

清代乾隆

拾登出埤堄,缔赏俯烟霞。

雨足湖光涨,尘清山翠加。

春和虽已过,夏景不争差。

一岁两三到,惟消片刻茶。

夏日题方师院

唐代施肩吾

火天无处买清风,闷发时来入梵宫。
只向方师小廊下,回看门外是樊笼。

夏日题岫禅师房

唐代喻凫

朝朝声磬罢,童子扫藤阴。
花过少游客,日长无事心。
迴山闭院直,落水下桥深。
安得开方便,容身老此林。

夏日题远公北阁

唐代罗邺

危阁压山冈,晴空疑鸟行。胜搜花界尽,响益梵音长。
有月堪先到,无风亦自凉。人烟纷绕绕,诸树共苍苍。
榻恋高楼语,瓯怜昼茗香。此身闲未得,驱马入残阳。

夏日题武功姚主簿

唐代朱庆余

亭午无公事,垂帘树色间。
僧来茶竈动,吏去印牀闲。
傍竹行寻巷,当门立看山。
吟诗老不倦,未省话官班。

夏日题盩厔友人书斋

唐代李频

修竹齐高树,书斋竹树中。四时无夏气,三伏有秋风。
黑处巢幽鸟,阴来叫候虫。窗西太白雪,万仞在遥空。

夏日题悟空上人院

唐代杜荀鹤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