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文及翁的诗 > 山中夜坐

山中夜坐

[宋代]:文及翁

悠悠天地间,草木献奇怪。
投老一蒲团,山中大自在。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悠悠天地之间,草木呈献出干奇百怪。
老来独坐在蒲团上,觉得山中特别逍遥自在。

注释:
①悠悠:寥廓,深远。献:呈现。奇怪:奇形怪状,隐喻宋亡后的种种怪事。
②投老:到老,临老。蒲团:用蒲草编织的垫子,僧人打坐或跪拜时用。

《山中夜坐》赏析

  诗题为《山中夜坐》,山中景色。已属清幽,加之时当夜晚,蒲团静坐,气氛更为恬静淡泊,定下了诗的基调。

  开头两句写山中景色。悠悠,状天地的寥廓,景象开阔深远。献,奉献,这里将草木拟人化,即在浩瀚的宇宙中,草木都有了知觉,竞相呈现各种奇形怪状的姿态。这句隐喻宋亡后世态翻覆,种种怪事不堪入目。

  后两句承“奇怪”而来,由写景转而写心境。在草木争奇斗怪的热闹场合中插入“蒲团”,本来是不协调的。加之是“投老”,坐一辈子,直到生命终结,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但面对社会现实而富于正义感的诗人,既不能力挽狂澜,又不甘心依附元朝,除终老蒲团外别无他途。“自在”而冠以“大”,似乎诗人对这种归隐生活,是十分喜爱和赞赏的。

  据李有《古杭杂记》记载,文及翁及第后,与同科进士游览西湖,即席赋《贺新郎》一首。词中说:“余生自负澄清志。”又说:“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可见文及翁本来是一个胸有大志、一心图谋恢复的有为之士,从他对林处士的讥诮,也可看出他对那些自命风雅、不问国事的所谓“高人隐士”是如何深恶痛绝了。这样一位血性男儿,要在寂静的山林里孤坐蒲团以了残生,这里头当蕴含多少难言的隐痛。平和的外表下深藏着的,是亡国的哀痛和愤激,外表越是恬淡和闲适,内心的痛苦也就越是深切和沉重。应该说,这种“自在”的归隐生活,是作为社会的对立面而存在的,是对现实的抗争。

  南宋末年的词人刘辰翁有一首《柳梢青》词,其中写道:“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在清冷的山中夜晚,青灯独坐,念念不能忘情的,仍然是旧君故国,前朝父老。文及翁和刘辰翁的身世和心境,完全相通。

文及翁简介

宋代·文及翁的简介

文及翁,字时举,号本心,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徙吴兴(今浙江湖州)。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调昭庆军节度掌书记。景定三年(一二六二)除秘书正字,累迁着作郎(《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度宗咸...〔► 文及翁的诗(7篇) ► 文及翁的名句

猜你喜欢

山中夜坐

唐代李频

归家来几夜,倏忽觉秋残。月满方塘白,风依老树寒。
戏鱼重跃定,惊鸟却栖难。为有门前路,吾生不得安。

山中夜坐

宋代林一龙

寒滩远嘶月,遗响到岩壁。
悠悠千古心,悄悄一卷易。
灯微夜气分,星冷山露滴。
危坐独何为,人间睡方黑。

山中夜坐

唐代刘驾

半夜山雨过,起来满山月。落尽醉处花,荒沟水决决。
怆然惜春去,似与故人别。谁遣我多情,壮年无鬓发。

山中夜坐

宋代文及翁

悠悠天地间,草木献奇怪。
投老一蒲团,山中大自在。

岁暮山中夜坐

明代邓雅

冉冉岁将暮,沉沉夜初永。木落风生寒,窗虚月流影。

四邻寂无諠,独坐山斋静。孤灯照残书,妙道得深省。

与友人山中夜坐

清代王孙蔚

偶然缘水岸,落日见幽栖。

野暮烟藏寺,山空月过溪。

结篱松磴下,借树草堂低。

明早如无事,披云更杖藜。

南歌子·山中夜坐

宋代辛弃疾

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夜深犹道枕边声。试问清溪底事、不能平。
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是中无有利和名。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

天重山中夜坐次韵

清代本奫

更阑不禁冷烟浮,竹磴松亭倩客游。

最爱碧池明月下,霜鸿写出一天秋。

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

唐代李咸用

展转檐前睡不成,一牀山月竹风清。
虫声促促催乡梦,桂影高高挂旅情。
祸福既能知倚伏,行藏争不要分明。
可怜任永真坚白,净洗双眸看太平。

病中夜坐

宋代范成大

村巷秋舂远,禅房夕磬深。
饥蚊常绕鬓,暗鼠忽鸣琴。
薄薄寒相中,棱棱瘦不禁。
时成洛下咏,却似越人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