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柳宗元的诗 > 夏昼偶作

夏昼偶作

[唐代]: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南州:指永州。溽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隐几:凭倚着几案。北牖:北窗。
②日午:中午。敲茶臼:制作新茶。茶臼,指捣茶用的石臼。

译文:
永州的夏天又湿又热,困得使人像醉汉打盹,推开北窗,凭案酣睡长精神。
中午醒来,只觉得大地死一般的寂静,隔着竹林,惟有山童捣制新茶时敲击茶臼的声音。

《夏昼偶作》赏析

  地处南国的永州,盛夏确实酷热,白天尤甚。诗的首句,直白与细描并用,交代了夏昼的气候特点:“溽暑”,既潮湿,又闷热,这与北方迥然不同。“醉如酒”,形象地状写出了人们的难熬溽暑之态。由于湿度大,温度高,自然憋闷难禁,体力不支,心烦意懒,疲惫欲睡。这一句话张力颇大,叙事、抒情和寄慨,均由此而生发。

  接下三句,写诗人夏昼的闲逸生活。

  第二句紧承前脉,并与首句构成因果关系。溽暑难档,就打开北边的窗户,以透进丝丝凉意;困乏不堪,俯倚几案就酣然大睡,而且睡得既香且久。在这里,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无一觞一咏之乐,但能身舒神爽,逸兴遄飞,岂不快哉!三四句写诗人中午醒来,万籁俱寂,只听见隔着竹林的那边,有山村的儿童敲茶臼的声音。静,它作为一种存在,要有恰当的表现形式,常用的形式是借声显静,如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用对立两极的事物互为衬托,展现了一种静中之动、动中显静的自然景观。而这首诗中以有声写无声,衬托出夏日中午环境的分外幽静,从而在极端偏僻、极端孤寂的境界中,微微透露出一点空灵生动的契机。

  诗人写闲逸的生活,写幽静的心境,反映了他在沉重压抑中追求的一种精神寄托。怀才遭谤,处境孤立,久贬不迁,而今是良马羁于厩内,猛虎囚禁柙中,因此对悠闲自在的生活十分向往。诗人的这一苦衷却常常被一些帮闲文人画匠所歪曲,如《江雪》这一著名五绝,后来的某些画家竟屡屡以诗中情景为题材绘成《寒江钓雪图》,把渔家生活描绘成闲情逸致,飘飘欲仙,这完全违背了社会现实。对此,明代的孙承宗曾作《渔家》诗为其翻案:“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真是有理有据,深中肯綮。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是写诗人夏日闲逸中的谐趣,若作深一层透视,我们就不难发现:官与黎民,仅咫尺之隔,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盛夏的中午,烈焰腾空,山童不避溽暑正在忙着制作新茶,而他们的父母又在哪里呢?不妨听听与柳宗元同一时代的两位诗人的陈诉:

  白居易《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无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李绅《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由此可见,诗人笔下的一幅闲适图,融合着多少平民的辛酸泪!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自己夏日的舒适安逸作为切入点,用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委婉地揭示了两个阶级的尖锐对立,可谓立意高深。其结句信手拈来,却言外见意,蕴含着对世态炎凉的无限感愤,凝结着诗人关心民瘼的真情。曲终奏雅,韵味无穷。

《夏昼偶作》阅读及答案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①,隐几熟眠开北牖②。

日午③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④。

【注】①南州:指永州。溽(rù)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②隐几:凭倚着几案。北牖(yǒu):北窗。③日午:中午。④茶臼(jiù):指捣茶用的石臼。

33.这首诗中体现睡得很深的一个字是____;以有声衬无声的一个字是____。

34.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及解析:

33.    (1).熟    (2).敲   

34.流露出诗人悠闲(闲适、舒适、惬意、慵懒)的心情。

【3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的内容的能力。考生要注意要结合原文诗句进行理解,“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题干中问的是体现睡的很深的字,根据理解是“熟”字,只有“熟睡”方能体现出睡的深。原句“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本句是动静结合的手法,后面一句写山童的动就是为了衬托上一句的静,所以本句中体现动的词语是“敲”,山童敲击茶臼,惊醒了睡梦中的诗人。

【3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赏析诗歌的情感主旨的能力。题干问的是: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分析。考生要注意抓住原诗进行体会和揣摩诗人的情感,原诗一二两句写的是盛夏的闷热的环境,这种环境下诗人有昏睡沉沉的感觉,足以见得诗人的闲适安逸。从三四两句看写了环境的幽静,也可以看出诗人在略有慵懒的情态下的内心的恬淡和自足。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柳宗元简介

唐代·柳宗元的简介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 柳宗元的诗(241篇) ► 柳宗元的名句

猜你喜欢

夏昼偶作

唐代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春昼偶作次元述韵

宋代葛胜仲

屏居岑寂似禅关,顾笑初无素与蛮。
昼栋差池宁识燕,绮窗葱翠旧游山。
时危谩自怀颇牧,境静聊欣接尹班。
二纪家园逋细履,身闲今得一时还。

春昼偶书

宋代寇准

白昼偶成芳草梦,起来幽兴有谁知。
风帘不动黄鹂语,坐见庭花日影移。

春昼偶成

宋代朱淑真

默默深闺昼掩关,简编盈案小窗寒。
却嗟流水琴中意,难向人前取次弹。

夏昼

宋代章望之

一日常百刻,转若车轮忙。
千日十万刻,百年能几长。
达人齐古今,一生甚微茫。
夏日岂为永,而足以较量。
人世不足惜,行善乃自彰。
无及闲暇时,般乐为淫荒。
夷齐饿人者,顔闵非公王。
其人品孰亚,周氏与虞唐。
亦用仁义积,岂今身未亡。
富贵无可恃,莫与公道强。
夜思昼以力,四序皆流光。
示君夏昼诵,惕惕其自伤。

夏昼

宋代孔平仲

落花宁是秽,啼鸟不为喧。
野水从侵道,青山任塞门。
吏身闲似隠,官舍静于村。
开卷何曾读,风来只自翻。

夏昼

宋代俞桂

轻摇羽扇着轻纱,闲汲清泉自煮茶。
缘是夏来无甚雨,小池犹未有荷花。

夏昼小雨

宋代戴昺

小牀蕲簟展琉璃,窗外新篁一尺围。
正午云桥疎雨过,冬青花上蜜蜂归。

中夏昼卧

唐代刘兼

寂寂无聊九夏中,傍檐依壁待清风。
壮图奇策无人问,不及南阳一卧龙。

中夏昼卧

唐代刘兼

寂寂无憀九夏中,傍檐依壁待清风。
壮图奇策无人问,不及南阳一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