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释法智的诗 > 偈六首 其四

偈六首 其四

[宋代]:释法智

一不成,二不是,火云堆里秋风起。
堪笑耘田车水翁,手脚忙乱同儿戏。
同儿戏,有巴鼻。
但得丰年贺太平,四海五湖皇化里。

释法智简介

宋代·释法智的简介

释法智,俗姓柏,陕府(今河南陕县)人。于西京圣果寺祝髮,习《华严》,弃谒南阳谨,次参大洪智,后依宏智正觉禅师。出居善权,次迁金粟。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宏智正觉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 释法智的诗(9篇) ► 释法智的名句

猜你喜欢

偈六首 其四

宋代释慧懃

金乌急,玉兔速,急急流光七月十。
无穷游子不归家,纵归只在门前立。
门前立,把手牵伊不肯入。
万里看看寸草无,残花落地无人拾。
无人拾,一回雨过一回湿。

偈六首 其四

宋代释法智

一不成,二不是,火云堆里秋风起。
堪笑耘田车水翁,手脚忙乱同儿戏。
同儿戏,有巴鼻。
但得丰年贺太平,四海五湖皇化里。

偈六首 其四

宋代释净端

村里师子村里弄,眉毛与眼一齐劲。
开却口,肚里直笼统,不爱人取奉。
直饶弄列帝王宫,也是一场干打闹。

偈六首·其四

宋代释慧勤

金乌急,玉兔速,急急流光七月十。无穷游子不归家,纵归只在门前立。

门前立,把手牵伊不肯入。万里看看寸草无,残花落地无人拾。

无人拾,一回雨过一回湿。

偈六十三首 其四

宋代释道宁

等闲垂手去,八面清风生。
大悲不展手,通身是眼睛。

偈六十九首 其四

宋代释道宁

数声归笛离春浦,一片孤帆过洞津。
到岸捨舟常式事,何须更问渡头人。

偈六十九首 其四三

宋代释道宁

衲僧蹊径,千眼莫窥。
鸟道无私,经行岂碍。
要关在手,通变剎那。
一味醍醐,莫嫌淡薄。
有时毗卢藏内,优钵华开。
嗅之不闻,是何境界。
灵山彷彿,少室依稀。
抖擞提撕,人天兼济。

偈六十九首 其四八

宋代释道宁

全提正令,匝地风生。
把定要津,孰分优劣。
三玄料简,未称衲僧。
五位君臣,殊乖道体。
平实无事,诳謼闾阎。
入理深谈,黏皮带骨。
纤毫不动,空劫已前。
数量难该,凭何话会。
几回抛向衆人前,千眼大悲觑不见。

偈六十九首 其四四

宋代释道宁

纵横问答有来由,缘木求鱼卒未休。
若妙旨寻知见会,还同拨火觅浮沤。
诸佛子,着眼看。
严霜晓露,彻骨清寒。
匝地普天,通同实际。
休问得皮得髓,徒夸见浅见深。
从来一道恩冤,何以自家退屈。
山僧对此,忍俊不禁。
闲引少林无孔笛,为君吹起小阳春。
满眼觑不见,满耳听不闻。
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

偈六十九首 其四七

宋代释道宁

灵山标榜,五指舒光。
少室真规,断肱立雪。
尘中辨主,盘山踪迹犹存。
杓柄舀来,象骨家风尚在。
流通密旨,建立法幢。
全藉高人,方能巨济。
然后玄关大启,四海一家。
任他六臂三头,到此也应拱手。
须弥顶上非凡木,白藕峰前得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