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常建的诗 > 送宇文六

送宇文六

[唐代]:常建

花影吹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
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鲜花似锦映垂杨,汉水澄澈碧波漾;春风微微林中吹,一花轻盈吐芬芳。
现在面对江北景,尚且如此心怏怏;去到江南景更美,离情更使魂魄丧。

注释:
1. 宇文六:诗人朋友,生平事迹不详。
2. 汉水:长江支流,源出陕西宁强县,流经陕西南部,湖北北部和中部,在武汉市注入长江。
3. 一枝:指一枝花。
4. 即今:当今,现在。
5. 还:尚且。
6. 愁杀:亦作“ 愁煞 ”。谓使人极为忧愁。杀,表示程度深。

参考资料:
1.张学文.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重庆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102-104

《送宇文六》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诗人从岸上和水中两个角度,写出江北春景之美:杨柳毵毵,日丽风和,花柳相映,汉水澄清,微风习习,树叶轻扬。诗人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春景的浓丽,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从而暗暗透露出此时此刻分别的难堪之情。同时也点出送别地点、季节和环境,彼有特色。两句写出花、垂杨、水、风、林五种景物,由于组合巧妙,并无堆砌之嫌。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为下文离别愁情失落气息作铺垫。
第三句“即今江北还如此”,用“如此”收结前两句中的景物和心情,构成一种强烈的反跌,使满眼春光都似黯然失色,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更强烈的感觉,透露出诗人怨别愁怀的感伤。用一“还”字,临别的伤感,更见沉重。第四句“愁杀江南离别情”再进一步,此地明媚春光,已使人如此不奈离情,此去江南,江南春色更浓更美,离别之情将更使远行人愁杀,加深沉重的别情。一句实写,一句虚写,将送别双方各限天涯的离情,互相思念的愁苦,触目伤怀,作了深刻的表露。
全诗以淡彩绘景,以重笔写情,结尾点题,天然朴实,率直真诚,毫无妆束之态。以情景交融之妙笔,实虚转化,将临别之际内心的复杂感情描摹得愁杀苦闷。

参考资料:
1.张学文.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重庆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102-104
2.张学文.历代送别诗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04月第1版:51

常建简介

唐代·常建的简介

常建 常建(生卒年不详),字号不详,大约是长安(现在陕西西安)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 常建的诗(66篇) ► 常建的名句

猜你喜欢

送宇文六

唐代常建

花影吹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
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

送宇文虞

唐代周繇

此别欲何往,未言归故林。
行车新岁近,落日乱山深。
野店寒无客,风巢动有禽。
潜知经目事,大半是愁吟。

送宇文正甫

宋代张栻

重来能复几旬余,临水登山又送渠。
夜雨已知农事好,春寒未放小桃舒。
眼前佳处应难尽,别后书来讵可疎。
我亦相将归旧隠,杖藜时复访楼居。

送宇文子贞

元代王冕

郊居暂辍簿书劳,尚植忠良翊圣朝。风月一坛光滟滟,天人三策锦飘飘。清声足重江潮望,直笔宁辞馆阁招。洛下诸郎竞才俊,岂能无意说渔樵?

送宇文别驾

元代岑安卿

江风吹云天漠漠,去官欲行愁雨落。沙头已买一扁舟,惟载旧书盈故橐。

东街西街蜡屐声,冠盖填门行蹻蹻。坐中犹有乞文人,囊里元无赠钱客。

我愿行时天日晴,先生此心江水清。殷勤相饯一杯酒,早听玉堂铃索鸣。

送宇文粹二首

宋代刘克庄

昔以县为滩,于今粹亦难。纵令急符下,且放大弦宽。
航海船粳白,游山谱荔丹。应怜铜墨吏,舒惨在毫端。

送宇文粹二首

宋代刘克庄

祖佐文忠幙,初新肃愍祠。昔曾瞻古柏,今始识孙枝。
西鄙方头重,南辕若背驰。汉朝如论蜀,草檄舍君谁。

送宇文倅二首 其一

宋代刘克庄

昔以县为滩,于今倅亦难。
纵令急符下,且放大絃宽。
航海船粳白,游山谱荔丹。
应怜铜墨吏,舒惨在毫端。

送宇文倅二首 其二

宋代刘克庄

祖佐文忠幙,初新肃愍祠。
昔曾瞻古柏,今始识孙枝。
西鄙方头重,南辕若背驰。
汉朝如谕蜀,草檄舍君谁。

送宇文岗还朔州

明代陈登

都门秋欲尽,雨雪已霏霏。

顾我同为客,怜君未授衣。

计程还朔漠,归思绕庭闱。

别去重回首,长空一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