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曹彦约的诗 >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

[宋代]:曹彦约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阅读及答案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①

曹彦约②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③。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注】①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岁旦,一年的第一天。②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③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

A.诗歌标题中的“冬至”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留滞舒州”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及缘由。

B.诗歌第五句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是指拜两次,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兄长的敬意。

C.诗歌第三、四句写诗人回忆去年在吴门时,城门早早关闭,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的情景。

D.最后两句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在异乡,又处于贫寒之中,无暇思念故乡,冬至时思念之情顿起,写下了这首诗。

E.这首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担忧融为一体,扩大了诗歌的内涵。

15.本诗第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分析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及解析:

14.CD   

15.①第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惊”字;②诗人为冬至的到来、春节为期不远了感到惊叹;③表达了诗人因流滞在舒州,担心不能及时赶回家与母亲团聚的忧虑,以及对时光流逝的伤感之情.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C项,“回忆去年在吴门时”错误,三、四两句写的是眼前“滞留舒州”的景象,诗人担心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D项,“又处于贫寒之中”望文生义,“穷年”指一整年。故选CD。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曹彦约简介

宋代·曹彦约的简介

曹彦约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 曹彦约的诗(472篇) ► 曹彦约的名句

猜你喜欢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

宋代曹彦约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午过无锡明日五更到平江门外

唐代赵蕃

百里风帆日未中,惠山紫翠忽重重。
姑苏城外枫林寺,夜半已过闻晓钟。

寄家书有怀岁寒五友二首 其二

宋代钱时

想得瑞香花日多,水仙消息又如何。
篱边尚有余香不,兰茁新芽长进么。

寄家书有怀岁寒五友二首 其一

宋代钱时

坐拥云根兴未涯,江楼时复梦归家。
庭前一点梅初破,近日新添几箇花。

秀州门外泊舟

宋代范成大

拍岸清波扑岸埃,黑头霜鬓几徘徊。
禾兴门外官杨柳,又见扁舟上堰来。

舟发五羊往江门途中有怀

明代区大相

以予迂且诞,书剑作良图。

逐世方迷路,怀贤此问途。

岸回平楚合,江阔晚帆孤。

可叹无闻者,东南一竖儒。

冬至日泊舟戈溪

明代刘基

日薄云阴雪在山,野寒溪静客舟还。
乾坤簸荡逾三载,风俗乖张似百蛮。
废井衰芜霜后白,空村乔木晓余殷。
独怜节序逢冬至,不得安栖学闭关。

客端州有怀寄陈元孝

明代梁宪

客路迷芳草,江云喜近人。

良朋如好月,怅望莫相亲。

逆旅逢寒食,飞花催暮春。

东风不解恨,吹我鬓毛新。

冬至日泊舟严陵滩下

宋代虞俦

书云瑞应协黄钟,人事天时讶许同。
葭管阴阳消长际,朱幡新旧送迎中。
严陵滩昔怀高节,茂苑城今愧下风。
醉里不知乡国异,团圝相映酒颜红。

泊舟有怀

宋代良史伟长

渺渺复迢迢,枫林带板桥。
沙寒初上月,浦暗已回潮。
霜苇多先折,江花或后凋。
今宵何处雁,相伴宿兰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