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刘禹锡的诗 >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唐代]:刘禹锡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你曾经随从织女渡过天河,我记得天上云间最美妙的歌。不要再唱贞元年间供奉皇帝的旧曲,当日朝廷上的士大夫现在已经不多。

注释:
⑴织女:即织女星。此喻指郡主。唐时,太子的女儿称郡主。天河:银河。
⑵云间:天上,喻宫廷。第一歌:喻极美妙的歌曲。
⑶贞元:唐德宗年号。供奉曲:宫廷内演奏的歌曲。
⑷当时:一作“如今”。朝士:朝廷之士,泛称中央官员。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12
2. 梁守中 译注.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67-68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创作背景

唐德宗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去世,顺宗即位,改元永贞,但这位新皇帝却已因中风不能理事。这时,在宰相韦执谊主持下,发动了一个政治革新运动。韦执谊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对政治进行改革,深得人心。柳宗元、刘禹锡等都参加了这场政治改革。但顺宗只做了八个月的皇帝,便因病传位给宪宗。接着这场革新运动就被扼杀了。柳、刘等八人,都被贬谪到南方的僻远州郡,降为司马,因此被称为八司马。十年以后,他们才被提升。刘禹锡因在召还长安后作了一篇玄都观看桃花的诗,讽刺当局,再度被贬。又过了十四年,他才被再度召还,先后在长安及洛阳任职。这首诗即作于刘禹锡飘零宦海、久经风波之后。

参考资料:
1. 沈祖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45-846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赏析

此诗反映了作者追念往日的政治活动,伤叹自己老而无成的感慨。这不只是个人的遭遇,而更主要的是国家的治乱问题。因此,渗透于这首诗中的感情,主要是政治性的。
头两句写昔写盛。天河、云间,喻帝王宫禁。织女相传是天帝的孙女,诗中以喻郡主。这位旧宫人,可能原系某郡主的侍女,在郡主出嫁之后,还曾跟着她多次出入宫禁,所以记得宫中一些最动人心弦的歌曲。而这些歌曲,则是当时唱来供奉德宗的。诗句并不直接赞赏穆氏唱得如何美妙动听,而只说所唱之歌,来之不易,只有多次随郡主入宫,才有机会学到,而所学到的,又是“第一歌”,不是一般的,则其动听悦耳自然可知。这和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说李龟年的歌,只有在崔九堂前、岐王宅里才能听到,则其人之身价,其歌之名贵,无须再加形容,在艺术处理上,并无二致。
后两句写今写衰。从德宗以后,已经换了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或者还要加上武宗)等好几位皇帝,朝廷政局,变化很大。当时参加那一场短命的政治革新运动的贞元朝士,仍然还活着的,已经“无多”了。此时听到这位旧宫人唱着当时用来供奉德宗皇帝的美妙的歌,回想起在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那一场充满着美妙的希望但旋即幻灭的政治斗争,加上故交零落,自己衰老,真是感慨万千,所以,无论她唱得多么好,也只有祈求她不要唱了。一般人听到美妙的歌声,总希望歌手继续唱下去,而诗人却要她“休唱”。由此就可以察觉到诗人的心情激动的程度,他的心潮是起伏难平的。

参考资料:
1. 沈祖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45-846

刘禹锡简介

唐代·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的诗(1119篇) ► 刘禹锡的名句

猜你喜欢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唐代刘禹锡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宫中乐

明代胡奎

初日上蓬莱,平明玉殿开。春风双凤琯,吹下世间来。

宫中乐

明代薛蕙

偶过昭阳馆,雕栊闭绛纱。
卷帘通一笑,落尽满庭花。

宫中乐五首

唐代令狐楚

楚塞金陵靖,巴山玉垒空。万方无一事,端拱大明宫。
雪霁长杨苑,冰开太液池。宫中行乐日,天下盛明时。
柳色烟相似,梨花雪不如。春风真有意,一一丽皇居。
月上宫花静,烟含苑树深。银台门已闭,仙漏夜沉沉。
九重青琐闼,百尺碧云楼。明月秋风起,珠帘上玉钩。

宫中乐五首 五

唐代张仲素

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
黄山一夜雪,渭水泻声多。

宫中乐五首 四

唐代张仲素

月采浮鸾殿,砧声隔凤楼。
笙歌临水槛,红烛乍迎秋。

宫中乐五首 三

唐代张仲素

红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
甘泉将避暑,臺殿晓光凝。

宫中乐五首 四

唐代令狐楚

月上宫花静,烟含苑树深。
银臺门已闭,仙漏夜沉沉。

宫中乐五首 二

唐代令狐楚

雪霁长杨苑,冰开太液池。
宫中行乐日,天下盛明时。

宫中乐五首 三

唐代令狐楚

柳色烟相似,梨花雪不如。
春风真有意,一一丽皇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