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鲍照的诗 > 发后渚

发后渚

[南北朝]:鲍照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
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后渚(zhǔ):地名,在建业(今南京)城外江上。始:初。
②方:将。
③背:离开。
④凉埃:尘埃。皋:水边的高地。飞潮:飞卷的浪潮,可能是比喻飞扬的尘土。修樾:高树交成的树荫凉。
⑤孤光:指日光。空烟:江面上空的雾气。
⑥结:聚集。
⑦华志:美好的志愿。分:分散,消失。韶颜:美好的容颜。节:节序。
⑧三起叹:反复叹息。三,言其多。君:黄节说是作者自指。

译文:
江上早寒,仲秋时节就已经霜结雪降。
我要从军远征,却又缺衣少粮,严冬已渐渐逼近,却不得不与家人分别,挥滑北上。
离乡背井,心情落寞凄怆,乘船从后渚出发,驶向远方。
征尘飞扬,弥漫了前方的高地,浪潮高高地卷起,遮住了长长的树影,一片水花茫茫。
孤独的太阳,在空中缓缓地移动,漫漫江雾,时而在前面飘聚,时而又消失空中。
眺望前方的山峰,倍觉路途的遥远,回顾身后的阴云,更添离别的优伤。
美好的志向,就在这终年的奔走劳顿中消失,青春的容颜,因惊叹于季节的变化而变得惨淡无光。
每念及此,总要引起先尽的叹息,只好推开瑶琴,不让那揪心的琴声再响。

《发后渚》赏析

  这首诗的结构也很别致。第一、二两节各六句:第一节写别家上路时情景,第二节写途中所见景物及自己主观心情随客观景物之变化而变化的心理活动。“华志”二句自为一节,是前两节的一个小结。“推琴”二句又成一节,似用旁观者口吻结束全诗。这是作者从主观世界中跳出来,故意用客观叙述来“冷处理”,从而让读者于言外去品味诗人内心的苦况。

  在第一节中,有两个表时间的虚词与一般讲法有异。一是“仲秋始霜雪”的“始”,作“初”解。余冠英先生《汉魏六朝诗选》注云:“近人用‘始’字有迟久而后得的意思,此不同。”其说是。诗句译成口语,应该是“刚到仲秋时节就开始出现霜雪了”。另一是“方冬与家别”的“方”,“方冬”,指初入冬,而不是将入冬。这里有个节序的先后问题。“江上”二句写今年寒意来得早,阴历八月就下霜落雪了。这时要出门从军,必须把衣食准备得充足些;偏偏作者因家境困穷,缺乏衣粮;但又不能不动身,只好在冬初辞家远行了。鲍诗的特点就在于平平写起,闲闲引入,看似寻常笔墨,而诗意却亲切感人。此诗正是这种典型写法。于是接下来写五、六两句:寒冷的初冬,已是满目萧条,偏偏又在缺衣少食的经济条件下离乡背井,从后渚动身时内心当然要充满凄怆了。这六句纯以质朴平实的描写来打动读者,遣辞造句,似乎全不着力。这与第二节锤炼字句、刻画景物的写法几乎判若泾渭。但作者却把这两节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乍读时觉得何以一诗之中风格顿异;其实这正是鲍照写诗善于变化,力图用语言的浅显与生涩来对读者施加影响,从而使读者的感受随诗人笔锋而转移的地方。

  第二节,“凉埃晦平皋”者,在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的尘埃把空阔平旷的皋原给掩蔽了,显得模糊晦暗,使作者无法向远处瞻眺。这是陆景。“飞潮隐修樾”者,腾跃的江潮遮住了诗人的视线,两岸修长的树影仿佛都隐没了。这是江景。于是作者乃置身于一片迷茫和惊涛骇浪之中了。吴汝纶以“凉埃”二句比喻世乱,看来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作者此行的目的是“从军”,而目之所接,身之所经,却是晦暗的前途和惊险的处境,自然会产生来日茫茫吉凶未卜的预感。所以这首诗的景语似乎并非纯客观的描写,而是近于比兴的。所以前人大都认为这一句是作者自喻。“空烟”正在包围着太阳,因此吴汝纶认为这一句“喻世事之变幻”“视升灭”者,眼看着这一簇烟雾忽而升起、忽而消逝之谓。总观这四句景语,还有个动与静相对配合的特点。“凉埃”虽非静态,但比起“飞潮”来,相对地却要静一些;而“孤光”虽在独自徘徊,比起“空烟”的倏尔升起、忽然消灭来,相对地说也算是静态。这就比以纯动与纯静相对照来得空灵生动得多。古人写诗总是在发展中有所前进。鲍照写景,就比谢灵运以前的人进步很多,像这种相对的动与静的配合在鲍照以前的诗人笔下就很少见到。而到了王维,干脆有静无动,只把宏观的壮伟场面如照像一般摄入诗中,其胆识可以说远远超过了前人,即所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也。

  四句景语之后,再虚写两句以为收束。“途随前峰远”者,“前蜂”为眼中所见,要达到那里还有一大段路程,作者心里是有数的,所以用了个“远”字。而这一句又含有前路无涯,茫然无所归适之意。“后云”者,指已经被抛在身后的重云叠雾。行人虽已走过了那一段“空烟升灭”的地带,可是那郁积的云层仍压在心头,给自己带来了迷惘与怅恨,所以诗人的思绪仍在追逐着它,从而使内心郁结不释。王夫之以“发心泉笔”四字评价鲍照,“发心”者,心细如发之谓;“泉笔”者,妙笔生花,文思如泉涌之谓。用来形容此诗的中间六句,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华志”二句写得很吃力。“华志”犹美志,它是鲍照自己创造的词汇。这句是说自已虽有美好的志愿,却被无情的岁月给搅散、打乱了。“惊节”与“驰年”为对文,指使人吃惊的节序变化。这句是说,自己的青春已被令人吃惊的时光给弄得凄惨暗淡,无复当年的蓬勃朝气了。这就把客观上时空的变化和主观上壮志的销磨融成一体,综合地化为无限感慨。诗写到这里,已届尾声,本可结束。但作者意犹未尽,乃变换一个角度,用最后两句收束全篇。

  以上所写,从作者离家远行说起,并把旅途所感抽绎出来,全属主观抒情之笔。但在汉乐府和汉魏古诗中却另有一种写法,即把主观抒情的内容用客观口吻给描述出来,宛如借旁观者之口来为抒情主人公说话。鲍照此诗结尾实用此法。在大段的羁旅行役的描写之后,忽然转到弹琴上来。好像作者已结束了旅程,在到达目的地后把所见所思通过弹琴表达出来。这就把直接的主观抒情做了间接的客观处理,前面写的种种思想感情仿佛是事过境迁的一番追溯。但作者并没有把主观抒情部分做纯客观的处理,只是把距离拉开了一点而已。因为从诗意看,弹琴者仍是作者本人。这末二句说,作者把一腔心事通过琴音来表达,但弹到这里,由于过于伤心而弹不下去了,只能推琴三叹,琴声亦如有情,遂因弹琴者之凄怆感慨而戛然中止。这在作者看,这样写可能增加了有余不尽的回味。但这种把笔势宕开的结尾,其艺术效果究竟如何,则仁智所见亦各不相同。如方东树就说:“收句泛意凡语。”认为这样结尾反而弄巧成拙。作者本意原为创新,但衔接得过于突兀,加上这一手法也并不新奇,反倒成为败笔。故方氏之见似亦未可忽视也。

《发后渚》鉴赏

第 360 页[①]始:初。
  第 360 页[②]方:将。
  第 360 页[③]背:离开。这二句是说怀着离乡背井的凄惨悲怆心情从后渚出发。
  第 360 页[④]凉埃:尘埃。皋(gāo高):水边的高地。飞潮:飞卷的浪潮,可能是比喻飞扬的尘土。修樾(yuě月):高树交成的树荫凉。这二句是说路上的尘埃把前方的平皋都遮得昏暗了,滚滚的江涛遮断了远处的高树。
  第 360 页[⑤]孤光:指日光。空烟:江面上空的雾气。这二句是说白日孤悬,江上的烟雾远远望去时升时灭。
  第 360 页[⑥]结:聚集。这二句是说往前看,看到前面的山峰,就更感到路途遥远;往后看,看见后边的浓云,又更增加了离乡之情。
  第 360 页[⑦]华志:美好的志愿。分:分散。消失。这句是说美好的志愿在终年的奔驰中消失了。
  第 360 页[⑧]韶颜:美好的容颜。节:节序。这句是说美好的容颜因惊叹节序的变化而变得暗淡凄惨。
  第 360 页[⑨]三起叹:反复叹息。三,言其多。君:黄节说是作者自指。这二句是说因为想到自己的遭遇而停止弹琴,连声叹息。
  【说明】
  这首诗是写在秋末冬初离家从军远行,自后渚出发后的情况。后渚,在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城外江上。诗人通过对于一路所见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留恋家乡和倦于行役的心情。诗中那种荒寒的自然景物和人的愁惨情绪结合得极其自然。
--------邓魁英、韩兆琦等《汉魏南北朝诗选注》

鲍照简介

南北朝·鲍照的简介

鲍照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 鲍照的诗(129篇) ► 鲍照的名句

猜你喜欢

发后渚

南北朝鲍照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
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

后渚置酒

唐代陈叔达

大渚初惊夜,中流沸鼓鼙。寒沙满曲浦,夕雾上邪溪。
岸广凫飞急,云深雁度低。严关犹未遂,此夕待晨鸡。

早发后河堤

清代王权

禹迹知何处,空留鸟鼠名。

乱山迎马首,残月堕鸡声。

客路盘云上,人烟隔涧生。

谁家小儿女,酣睡失天明。

晓发后垄道中·其一

清代林占梅

幽禽鸣竹杪,睍睆似流莺。远岫云初动,前溪月尚明。

林疏知野旷,水落见沙平。数里康庄道,篮舆快晓行。

受诏俟代先遣家人南归发后一日寄内七言

宋代刘敞

年长渐难禁远别,宵长初信有相思。
天寒展转不得寐,一夜风吹庭树枝。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

宋代洪咨夔

狂暖酿成雨,逆风摇断桡。
寂谈王舍卫,闷想郁台萧。
游兴孤芒屩,归期数翠翘。
推篷占霁色,木末散声招。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

宋代洪咨夔

生前图形燿凌烟,死后起冢高祁连。
垛楼阴合苍官立,辇路苔生石翁泣。
吴人最重十月朝,纸钱挂冢风飘飘。
积金至斗命可买,玉带貂冠镇长在。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

宋代洪咨夔

系舡官柳根,闤闠得深密。
日落远水明,云收好山出。
天开有声画,人立无价璧。
酒行不须多,鹭下孤蒲夕。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

宋代洪咨夔

无雨又无日,此行天相之。
荒园遗木老,古隧得峰奇。
霜晚蔬犹剑,风温茗已旗。
行厨何用许,胜处可忘饥。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

宋代洪咨夔

苕霅趍太湖,地少天宇宽。
高低宝楼阁,盛之水晶盘。
中有读书庐,八窗頫晴澜。
衡弁俨相望,不受湖光吞。
彼美金玉人,伊吾斗阑干。
骑鲸渺何许,衰柳风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