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高鹗的诗 > 赏海棠花妖诗

赏海棠花妖诗

[清代]:高鹗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隤:通“颓”。底:何。
②北堂:母亲的代称,已见于小说前面薛宝钗给林黛玉的诗。寿考,长寿,“考”是老的意思。一阳旋复:冬至阴极阳回。占先梅,说海棠比梅花抢先了一步开。

《赏海棠花妖诗》赏析

  《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为续补文字,非曹雪芹所作。《赏海棠花妖诗》出自第九十四回,共有三首。这首《赏海棠花妖诗·海棠何事忽摧隤》就是其中之一,为贾宝玉所作。小说中,怡红院里的海棠本来枯萎了几棵,忽然冬日开花,贾赦、贾政说是花妖作怪,贾母说是喜兆,命人备酒赏花。贾宝玉等人“彼此都要讨老太太的喜欢”,就做了诗。

  八十回之前,曹雪芹让海棠在晴雯死时枯萎了,这象征着大观园女儿的命运。这里,续书者让海棠花也像气候的“阴极阳回”那样能够死而复生,这也是一种象征,它与原本该“一败涂地”的贾府后来衰而复兴一样,都反映了续书者的创作思想与坚持“按迹循踪”的曹雪芹是不同的。续书者在小说中宁可“失真”,也要顽强地表现自己维护传统制度和这个大家庭利益的主观愿望。

  贾母说:“我不大懂诗,听去倒是兰儿的好,环儿做的不好。”这是因为她喜欢听吉利话。其实三首诗都做得很蹩脚。别人还可以,连贾宝玉也写得如此笨拙,毫无诗意,这与小说前面的描写是不符合的。而且,这个“古今不肖无双”的传统叛逆者,在这里却成了一个善于说好话、能迎合长辈心理的孝子,这种转变也很惊人。

高鹗简介

清代·高鹗的简介

高鹗 生卒年: 约1738—约1815 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祖籍铁岭(今属辽宁),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 高鹗的诗(4篇) ► 高鹗的名句

猜你喜欢

赏海棠花妖诗

清代高鹗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得三七舍姪书云二月二十五日同族人至湖山赏海棠花枝繁丽宛如神仙窟宅感而有作

宋代吴芾

报言宗族竞寻芳,共到吾庐赏海棠。
亭下定知春烂熳,花间想见醉淋浪。
长年心着神仙窟,此日身縻云水乡。
苦恨欲归无羽翼,夜深魂梦只悠飏。

赏海棠

宋代姜特立

海棠初破萼,红艳欲无春。
小插依霜鬓。花应恕老人。

和赏海棠

宋代冯山

三春花卉满州城,渠占风流第一名。
老杏酸寒夸锦绣,野梨干强学瑶琼。
秾妆雨后频来看,尤物年深特地荣。
为是翰林亲手植,莫辞欢赏慰民情。

赏海棠三绝

宋代范成大

烛光花影两相宜,占断风光二月时。
但得常如妃子醉,何妨独欠少陵诗。

赏海棠三绝

宋代范成大

忆向宣华夜倚阑,花光妍暖月光寒。
如今蹋飒嫌风露,且只铜瓶满插看。

蜀中赏海棠

唐代郑谷

浓淡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
浣花溪上堪惆怅,子美无心为发扬。

赏海棠三绝

宋代范成大

芳春随分到贫家,儿女多情惜岁华。
聊为海棠修故事,去年灯烛去年花。

赏海棠三绝 其三

宋代范成大

忆向宣华夜倚阑,花光妍煖月光寒。
如今蹋飒嫌风露,且只铜瓶满插看。

赏海棠三绝 其二

宋代范成大

烛光花影两相宜,占断风光二月时。
但得常如妃子醉,何妨独欠少陵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