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李白的诗 >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唐代]:李白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
盘涡毂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
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备洒扫,
麻姑搔背指爪轻。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玉浆倘惠故人饮,
骑二茅龙上天飞。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华山峥嵘而崔嵬,是何等的壮伟高峻呀!远望,黄河像细丝一样,弯曲迂回地从天边蜿蜒而来。
而后,它奔腾万里,汹涌激射,山震谷荡地挺进。飞转的漩涡,犹如滚滚车轮;水声轰响,犹如秦地焦雷。
阳光照耀,水雾蒸腾,瑞气祥和,五彩缤纷。你千年一清呀,必有圣人出世。
你巨灵一般,咆哮而进,擘山开路,一往而前。巨大的波澜,喷流激射,一路猛进入东海。
华山的三座险峰,不得不退而耸立,险危之势,如欲摧折。翠崖壁立,丹谷染赤,犹如河神开山辟路留下的掌迹。
白帝的神力造就了华山的奇峰异景。顽石铸就莲花峰,开放于云雾幽渺的云台。
通往云台的栈道,一直伸向高深难测的幽冥之处,那里就住着长生不老的丹丘生。
明星玉女倾玉液,日日曦微勤洒扫;麻姑仙子手似鸟爪,最可给人搔背挠痒。
西王母亲手把持着天地的门户,丹丘面对苍天,高声谈论着宇宙桑田。
他出入于九重天宇,华山为此增光辉;东到蓬莱求仙药,飘然西归到华山。
甘美的玉液琼浆,如果惠予我这样的好友畅饮,我们就可骑着两只茅狗,腾化为龙,飞上华山而成仙。

注释:
①西岳:即华山。丹丘子:即元丹丘,李白于安陆时所结识的一位道友,于颜阳、嵩山、石门山等处都有别业。李白从游甚久,赠诗亦特多。峥嵘:高峻貌。
②盘涡毂转:车轮的中心处称毂,这里形容水波急流,盘旋如轮转。
③荣光休气:形容河水在阳光下所呈现的光彩,仿佛一片祥瑞的气象。都是歌颂现实。千年一清:黄河多挟泥沙,古代以河清为吉祥之事,也以河清称颂清明的治世。圣人:指当时的皇帝唐玄宗。
④“巨灵”两句:据《水经注·河水》引古语:“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脚踏,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华岩。”
⑤三峰:指落雁峰、莲花峰、朝阳峰。高掌:即仙人掌,华山的东峰。
⑥白帝: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西方之神。华山是西岳,故属白帝。道家以西方属金,故称白帝为西方之金精。
⑦阁道:即栈道。窈冥:高深不可测之处。
⑧麻姑:神话中的人物,传说为建昌人,东汉桓帝时应王方平之邀,降于蔡经家,年约十八九岁,能掷米成珠。自言曾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她的手像鸟爪,蔡经曾想象用它来搔背一定很好(见《神仙传》)。
⑨我皇:指天帝。谈天:战同时齐人邹衍喜欢谈论宇宙之事,人称他是“谈天衍”。
⑩九重:天的极高处。
⑪玉浆:仙人所饮之浆。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赏析

  此篇写黄河的奔腾冲泻之势及华山的峥嵘秀伟,运用神话传说,驰骋想象,使山河更带有神奇的色彩。

  “西岳”两句。此诗开篇,就以“西岳峥嵘何壮哉”的突发唱叹,写华山的雄伟,起势宏远突兀,接着便展现登山远眺所见到的黄河之雄姿。接着四句写黄河。先写河的触山动地的汹涌澎湃之势,继写河的急流盘旋成涡,声如巨雷,最后写河水在阳光下,反映出灿烂辉煌的色彩,并把它和人的命运连系起来。出人意外的是,诗人对黄河的勾勒,却用了飘忽的轻笔:“黄河如丝天际来!”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奇景象迥异,这是因为诗人此刻是在烟云缥缈的华山绝顶;从万仞之上,远眺数千里外的盘曲黄河,正有细曲“如丝”“天际”来的奇妙感觉。而且诗人描述的重点是华山,用这样的轻笔勾勒,较之于重笔渲染黄河的壮阔,更可以反衬华岳的高峻入云。然而,黄河毕竟是狂暴不羁的,在它奔腾至华山脚下的时候,就不再轻细“如丝”,简直是波山浪海了。因此,诗人之笔亦突然夭矫而行、力挟千钧:“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它那蓄势“万里”的排浪,使山岳为之震撼;疾浪受阻,便沸怒而折,翻卷起巨轮般转动的漩涡,发出震撼三秦的雷鸣。这景象的确惊心动魄。

  然而这一切都是华山尚未开辟、黄河中途受阻的虚境。诗人的思绪此刻已飞向了远古。传说大禹理水之前,华山与对岸的山峰相连一片,挡住了滚滚黄河。大禹到来以后,指挥河神巨灵,将山峦横击为二,黄河才得以畅流。那击开的两半,就是现在隔河相峙的华山和首阳山。诗中的“荣光(华光)休气(瑞气)纷五彩”二句,于惊雷震荡声中,忽作舒徐悠长之音,正表现了圣人大禹降临黄河的自信闲暇之态。接着便有巨灵擘山的壮观一幕:诗人以“咆哮”状貌巨灵擘山的盛怒,以“洪波喷射”描摹山分浪奔的奇景。其运笔亦如巨灵和怒浪,显示出李白所独具的“疾雷破山、颠风簸海”(谢榛《四溟诗话》)之势。“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刚刚击开的三峰(即华山“落雁”、“莲花”、“朝阳”三峰),被巨灵震得慌忙退立,才免于倾覆之灾;但在翠崖丹谷之上,还留下了河神凌厉的掌印(即今华山东北的“仙人掌”)。与巨灵神的悍蛮擘山、不顾而去相比,西方之帝(白帝)就显得可爱多了:他仿佛要抚慰受击的山峦,竟暗运天地之气,一夜之间,将华山的顶峰,化作了一朵“莲花”,并让缭绕的白云,变为云台(即云台峰)承托着它——华山自此后便如青碧的莲花,盛开于万里白云之上。这就是诗中第一节所描绘的华山奇景。由于这描绘充分发挥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想象,并且交织着黄河的涛声骇浪和绘纭多姿的往古神话,显得格外壮丽和妩媚。这一切都只是为了造出一个神奇缥缈之境,为友人的“出场”作铺垫。

  “云台”八句以神话故事和现实的人物并写,似幻似真,并以此娱悦元丹丘。言云台的阁道连接着高不可测的云霄之处,有明星、玉女二仙女来侍洒扫,麻姑为人搔背,手爪很轻。我皇把守着九天的门户,元丹丘与天谈论着宇宙形成的问题,出入于高高的九重天上,往来于蓬莱与华山之间。“云台阁道(栈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这两句从云烟幽渺之中,勾勒友人闲步云台的姿态,使友人带有了飘飘欲仙的风神。“丹丘”之名,恰是《山海经》神话中的不死之国。故诗人直接以“不死”二字,将他一语呼出,显得既诙谐、又有情。元丹丘之去到华山,即将度过的,无非是隐逸山崖的清寂岁月而已。但在诗人笔下,却化作了如梦如幻的连翩奇遇:传说中的华山仙子(明星),慌不迭地为他“洒扫”庭坛;手如鸟爪的“麻姑”,为他“搔背”时,下爪竟还那样轻灵。至于接待过汉武帝的瑶池王母,年事已高,就只好请她看守门户了。倘若友人想“扪天摘匏瓜(星名)”,或许还有机会与天帝攀谈上几句哩——“明星玉女备洒扫”四句,将元丹丘隐迹华山的生活,描摹得美妙、奇幻。原来互不相关的神话传说,一经诗人信手拈来,便绚烂相映、顿成化境。“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求蓬莱复西归。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诗人想象自己的友人,从此将光辉闪闪地出入于九重之天,或者迅疾如飞地往返于仙境蓬莱。或许他还能像传说中的老翁一样,误入嵩山大穴,得到仙人的“玉浆”之赠。想到这里,诗人不禁向友人脱口而呼:“倘得“玉浆”,可别忘了让我也分享一杯呵!到时候,我就与你像传说的汉中卜师、酒店老妇一样,骑上仙人的“茅狗”,刹那间化作飞“龙”,直上云天。”悠然神往的结语,表现出诗人对神仙飞升的向往与仰慕。

  全诗运笔收放自如,“纵之则文漪落霞,舒卷绚烂”,收之则“万骑忽敛,寂然无声”(王世贞《艺苑巵言》)。明人陆时雍称李白七古“想落天外,局自变生”、“有舒云流水之妙”。《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正可当此美誉而无愧。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 李白的诗(1607篇) ► 李白的名句

猜你喜欢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唐代李白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
盘涡毂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
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备洒扫,
麻姑搔背指爪轻。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玉浆倘惠故人饮,
骑二茅龙上天飞。

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

唐代李白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峯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臺。
云臺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傥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送丹丘生兼简金华士友

明代童冀

吾闻赤城之东丹穴山,上有珠树青琅玕。苍麟白鹿共驯扰,翩翩五彩停凤鸾。

瀛洲圆峤在咫尺,瑶台银阙青云间。尔来人世竟寥绝,青鸟久不来尘寰。

前年衡岳竹多实,凤雏飞来栖石坛。朱陵洞深海云湿,华盖风高秋月寒。

三闾庙古江蓠碧,二女祠荒湘竹斑。颇闻蓬莱水清浅,刷羽夜渡沧江湾。

沧江东望接云海,霞城石壁高㠝岏。赤泉出穴味如醴,瑶草青青冬亦蕃。

九苞綵羽久相迟,碧梧翠竹交檀栾。东归幸谢赤松子,千岁玄裳当复还。

凤凰台歌送顾布政华玉之武林一首

明代黄省曾

凤凰台前动春草,春风吹拂金陵道。白鹭亭边挂短杨,清溪阁上啼芳鸟。

吴中顾荣如谢边,东山抗步红霞表。花开绮岸延举觞,云落清窗照挥洒。

去年予作秦淮客,新秋梧桐汉楼碧。秦淮浮我鹦鹉杯,明月六龙齐下食。

江流东西别几时,帝为苍生起安石。仙舟过泊姑胥台,相逢谈笑明星夕。

临川悠悠送边去,祖饯倾城垂柳处。伐鼓扬旌适武林,天涯怅望桃花树。

飘飘揖谢凤凰台,凤凰青山湖上开。凤凰南飞五云远,十一海郡皆春回。

行看振羽凤楼上,御苑应歌凤鸟来。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

唐代李白

春华沧江月,秋色碧海云。离居盈寒暑,对此长思君。
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梦魂虽飞来,会面不可得。
畴昔在嵩阳,同衾卧羲皇。绿萝笑簪绂,丹壑贱岩廊。
晚途各分析,乘兴任所适。仆在雁门关,君为峨眉客。
心悬万里外,影滞两乡隔。长剑复归来,相逢洛阳陌。
陌上何喧喧,都令心意烦。迷津觉路失,托势随风翻。
以兹谢朝列,长啸归故园。故园恣闲逸,求古散缥帙。
久欲入名山,婚娶殊未毕。人生信多故,世事岂惟一。
念此忧如焚,怅然若有失。闻君卧石门,宿昔契弥敦。
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高风起遐旷,幽人迹复存。
松风清瑶瑟,溪月湛芳樽。安居偶佳赏,丹心期此论。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僕离羣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

唐代李白

春华沧江月,秋色碧海云。
离居盈寒暑,对此长思君。
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
梦魂虽飞来,会面不可得。
畴昔在嵩阳,同衾卧羲皇。
绿萝笑簪绂,丹壑贱岩廊。
晚途各分析,乘兴任所适。
僕在雁门关,君为峨眉客。
心悬万里外,影滞两乡隔。
长劒复归来,相逢洛阳陌。
陌上何喧喧,都令心意烦。
迷津觉路失,託势随风飜。
以兹谢朝列,长啸归故园。
故园恣闲逸,求古散缥帙。
久欲入名山,婚娶殊未毕。
人生信多故,世事岂惟一。
念此忧如焚,怅然若有失。
闻君卧石门,宿昔契弥敦。
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
高风起遐旷,幽人迹复存。
松风清瑶瑟,溪月湛芳樽。
安居偶佳赏,丹心期此论。

天台歌

宋代喻良能

涉海神仙夸蓬莱,登陆胜地称天台。
天台枕海连四明,万峯千岭相萦迴。
赤城绣出绮霞色,瀑布界破瑶山青。
神仙居处寸步有,游人白日迷杳冥。
剡溪昔年有二客,五月此山同采摘。
只知采采不盈筐,不觉行行失归陌。
龟肠蝉腹忽鸣饥,倾壶进食欲令谁。
山桃一颗垂林畔,共食歘然肌骨换。
下山得水涧石中,以手饮之还濯盥。
又见芜菁出山腰,一杯圆转中流漂。
二人相顾却相谓,此地去人应不遥。
过溪水深四尺许,又度一山逢二女。
韶顔艷色世所无,南国东邻何足数。
笑唤刘晨阮肇名,相识浑如旧有情。
问郎若箇来何晚,遂即殷勤相奉迎。
入户幔帷殊不恶,错落珍珠与璎珞。
只将左右几青衣,也胜人间夸绰约。
逡巡进脯饭胡麻,琼杯片片斟流霞。
不知仙客来何处,各把宫桃庆女家。
歌吹嘈嘈张内乐,顔色有欢情有乐。
金鸦飞入向虞渊,客散虚堂掩帘箔。
夜深各拥一仙娥,泛泛鸳鸯在绿波。
和鸣乍自秦箫起,行雨初从楚梦过。
瞥然一留因半载,天气常如三月在。
百鸟哀鸣不可闻,感此茫茫愁似海。
俗缘未断身未轻,思归日有求归声。
更招女伴作离乐,共写深衷无限诚。
曲终一出山中洞,万里云烟空目送。
归来不见去时人,寂寞惊魂若春梦。
子孙虽在不相知,欲寻旧路已多歧。
棊迷柯岭难重见,花失桃源空自悲。
风流云散令人惜,至今犹唱阮郎归。

登幽州台歌

唐代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粤王台歌

明代黄渊

上高台而望大海,俯厚地而面长天。

丈夫志气当如此,何事临风泪潸然。

送丹霞

宋代邓肃

白莲结社记前缘,偶到人间共一年。
对学三生形已改,相逢一笑性犹全。
法缘振地公今佛,逸思磨天我亦仙。
明日清风飞短棹,羡师先去得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