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陶渊明的诗 >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魏晋]:陶渊明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
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
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辛丑:指晋安帝隆安五年(401年)。赴假:赴准假之所,意即销假返任。江陵:当时的荆州镇地,是荆州刺史桓玄的驻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行:经过。涂口:地名,即今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北宋前名涂口。闲居:闲散在家。三十载:诗人二十九岁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三十载”是举其成数。一说“三十”应作“三二”,三二得六,即闲居了六年。尘事:指世俗之事。冥:冥漠,隔绝。
②敦:厚。这里用作动词,即加厚,增加。宿好:昔日的爱好。宿,宿昔,平素。林园:一作“园林”。世情:世俗之情。
③如何:为何。舍此:指放弃田园生活。南荆:荆州治所在湖北江陵,江陵古属南方楚国之地,故西晋称荆州为南荆。东晋沿用此习称。《文选》作“西荆”。
④叩:敲,击。枻:船舷。新秋:即孟秋,秋季的第一个月。临流:在水边。友生:朋友。生是对年轻读书人的称呼。
⑤将夕:暮之将临。夕,傍晚。湛:澄清,清澈。虚明:空阔明亮。
⑥昭昭:光明,明亮的的样子。皛:洁白明亮的样子。川上:此指江面。
⑦怀役:犹言负役,身负行役。不遑:不暇,没有工夫。中宵:半夜。尚:犹,且。独征:独自远行。
⑧商歌:指自荐求官。商,声调名,音悲凉。商歌非我事:意谓像宁戚那样热心于求官,不是我所愿意做的事。依依:依恋、留恋的样子。耦耕:两人并肩而耕。这里指隐居躬耕。
⑨投冠:抛弃官帽,即弃官,旋:返回。旧墟:这里指故乡旧居。好爵:指高官厚禄。萦:缠绕,束缚。
⑩养真:养性修真,保持真朴的本性。衡茅:指简陋的住房。衡,同“横”,即“横木为门”。茅,茅屋。庶:庶几。有“差不多”之意,在古语中常含希望、企求的成分。这里就有希望的意思。

译文:
三十年来村居享悠闲,对于世态隔膜而不明。
原先爱好诗书现更爱,田园没有应酬之俗情。
为何舍弃田园而离去,千里迢迢去到那南荆?
荡起船桨击碎新秋月,水边暂告分手别亲朋。
傍晚凉风习习已吹起,月光照天夜色清空明。
天宇明净高远无边际,亮光闪闪江面水波平。
惦记差役不能安心睡,夜已将半还得独自行。
商歌求官不是我事业,留恋沮溺那样并力耕。
甩掉官帽决心返故里,高官厚禄本来不动情。
衡门茅舍才可修真性,或可凭善建立好声名。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赏析

  此诗开头六句,是从题前着墨,借追念平生,写出自己的生活、情性,再转到当前。他这年三十七岁,说“闲居三十载”,是就大体举成数而言。过去精神寄托所在是诗书和园林,官场应酬这些尘事、虚伪欺诈这些俗情是远隔而无沾染的。四句盛写过去生活的值得追恋,也正是蓄势;接着便迸发出“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的自诘,强烈表现出自悔、自责。这里用十字成一句作反诘,足见出表现的力度;说“遥遥至西荆(荆州在京都之西)”,自然不仅是指地理上的“遥遥”,而且也包括与荆人在情性、心理上的相隔“遥遥”。

  “叩枻”以下八句是第二节。前六句正面写“夜行”,也写内心所感。诗人挥手告别岸边的友人,举棹西行。这时,新秋月上,凉风乍起,夜景虚明一片,天宇空阔无垠,平静的江波上闪映着月影,望过去分外皎洁。这是无限美好的境界,但是,作者如此着力描写这秋江夜景,不是因为“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而正是为了反跌出自己役事在身、中宵孤行之苦。一切美景,对此时的诗人说来,都成虚设;反足以引发其深思,既追抚已往,也思考未来。这样,“怀役”两句,便成了绾结上下的关捩语句。

  结尾六句,抒写夜行所感。在上节所写境和情的强烈矛盾下,诗人不自禁地像在自语,也像在对大江、秋月倾诉:“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像宁戚那样唱着哀伤的歌来感动齐桓公以干禄求仕的世不乏人,而自己却恋恋于像长沮、桀溺那样的并肩而耕。“商歌”、“耦耕”,代表着两条截然不同的生活道路,作者在此已作了明确的抉择。“耦耕”是“归隐”的代称,所以下文就是对未来生活的具体考虑:首先是“投冠”(不是一般的“挂冠”),掷弃仕进之心,不为高官厚俸牵肠挂肚;其次是返归故里,在衡门茅舍之下、在田园和大自然的怀抱中,养其浩然真气。诗人深沉地想:要是这样,大概可以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了吧。一个“庶”字,也表现出诗人对崇高的人生境界的不息追求。

  诗中作者用白描手法写江上夜行的所见、所遇,无一不真切、生动,发人兴会。其抒述感慨,都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实语。方东树说:“读陶公诗,专取其真。事真、景真、情真、理真,不烦绳削而自合”(《昭昧詹言》);又说:“读陶公诗,须知其直书即目,直书胸臆,逼真而道腴”(《昭昧詹言》),此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陶渊明简介

魏晋·陶渊明的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或云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 陶渊明的诗(159篇) ► 陶渊明的名句

猜你喜欢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魏晋陶渊明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
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
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和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中口号(昆阳舟中遇雪作)

清代黄淳耀

岁暮多烈风,同云复冥冥。

邅回百里间,亦似千里情。

忆我寒梅花,兹晨笑柴荆。

喧啾下鸟雀,剥啄来友生。

岂知孤篷下,一笑双眼明。

决决文凘流,遥遥岩岫平。

舟重既晨发,路迷且宵征。

所欣丰岁祥,农鳸可以耕。

兼悲冻死骨,不见蔓草萦。

一觞酬袁安,愧尔千秋名。

和陶赴假还江陵夜行途口韵寄江朝宗

宋代吴芾

居闲岁月久,万事心已冥。
独于同调人,独未能忘情。
忆昔桂花发,君来访柴荆。
把酒坐花下,欢然话平生。
今年秋更好,花还照眼明。
无由共清赏,幽恨已难平。
那闻遭横议,意颇悔西征。
既不乐朝市,却思岩石耕。
古来未遇者,宁免寸禄荣。
要当且隐忍,勉强就功名。

和陶赴假江陵夜行

宋代苏轼

缺月不早出,长林踏青冥。
犬吠主人怒,愧此闾里情。
怪我夜不归,茜袂窥柴荆。
云间与地上,待我两友生。
惊鹊再三起,树端已微明。
白露浄原野,始觉丘陵平。
暗蛩方夜绩,孤萤亦宵征。
归来闭户坐,寸田且默耕。
莫赴花月期,免为诗酒萦。
诗人如布谷,聒聒常自名。

和陶赴假江陵夜行郊行步月作

宋代苏轼

缺月不早出,长林踏青冥。犬吠主人怒,愧此闾里情。
怪我夜不归,茜袂窥柴荆。云间与地上,待我两友生。
惊鹊再三起,树端已微明。白露净原野,始觉丘陵平。
暗蛩方夜绩,孤萤亦宵征。归来闭户坐,寸田且默耕。
莫赴花月期,免为诗酒萦。诗人如布谷,聒聒常自名。

辛丑岁暮三首

宋代戴复古

日月易流转,一年仍一年。
身从忧患老,事逐岁时迁。
白首未闻道,清贫不愧天。
寒林松柏瘦,花柳又春妍。

辛丑岁暮三首 其二

宋代戴复古

腊尽无多日,吾生有几年。
老于人事懒,贫觉世情偏。
独枕江湖梦,闭门风雪天。
三杯动诗兴,得句落梅边。

辛丑岁暮三首 其一

宋代戴复古

日月易流转,一年仍一年。
身从忧患老,事逐岁时迁。
白首未闻道,清贫不愧天。
寒林松柏瘦,花柳又春妍。

辛丑岁暮三首 其三

宋代戴复古

意气久凋落,形模老可憎。
能扶双病脚,頼有一枯藤。
世味淡如水,吾心达似僧。
明朝今日事,一任运腾腾。

送王象鼎还江陵

明代区怀瑞

三年栖息玉山岑,别泪应丹枫树林。

作客总怜痴令冷,论交全识古人心。

分罂欲赠无馀粟,去榻虽悬不愧衾。

非是逢君话乡土,微官几月早抽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