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吴文英的诗 >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宋代]: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草:草,起草,拟写。愁草,没有心情写。瘗:埋葬。铭,文体的一种。庾信有《瘗花铭》。古代常把铭文刻在墓碑或者器物上,内容多为歌功颂德,表示哀悼,申述鉴戒。分携:分手,分别。绿暗:形容绿柳成荫。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中酒:醉酒。交加:形容杂乱。
②双鸳:指女子的绣花鞋,这里兼指女子本人。

译文:
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干净,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么惆怅伤心,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音。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吴文英简介

宋代·吴文英的简介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 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 吴文英的诗(450篇) ► 吴文英的名句

猜你喜欢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宋代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风入松·听国工弹弦索

清代杜文澜

丝丝疏雨泣梧桐。

寒玉碎玲珑。

千秋难解相思索,被繁弦、散入春风。

夜月窥人半醉,离怀著酒初浓。

廿年心事逐云空。

灯影乱愁中。

当时只厌清歌永,到追寻、又惜匆匆。

恰似江南客老,落花时节相逢。

风入松·对酒

清代高濂

仰天把酒更高歌。

愁奈余何。

生平不断天涯梦,如今无复南柯。

何事朱门霄汉,且看茅屋藤萝。

世情无地不风波。

休怨蹉跎。

乾坤惯妒英雄客,常时草草消磨。

况是生年有限,到头占地无多。

风入松·秋思

清代高濂

西风一枕雁哑哑。

残月窗纱。

梦魂惯引心头事,恨牵缠、绕遍天涯。

愁共万层山叠,情怜一片云遮。

银釭隐隐落灯花。

空自嗟呀。

半生未了相思债,到如今、尽属冤家。

何日画屏中雀,晓看妆镜堆鸦。

风入松·其五

清代史承谦

秋来把卷石栏边。

瘦影爱婵娟。

碧鲜不受纤尘污,又何须、楚些轻镌。

多谢髯翁妙语,为予先定林泉。

无须更觅软行缠,清境可忘年。

萧疏只在横窗外,响珑玲、摆月摇烟。

吟到三更时候,此君相伴无眠。

风入松·其六

清代史承谦

天然生趣费工夫。

渲染不施朱。

吴绫一幅铺就,看幽禽。

竞绕花须。

拈出妍枝懒叶,描他唤友将雏。

当年乐事羡清娱,画笔更萧疏。

镜奁斜倚图成后,对哺糜、一点春酥。

为问凝云山色,较伊眉黛何如。

风入松·其二

清代史承谦

旧时云佩冷江皋。

岑寂度清宵。

徘徊半晌西窗月,对凉波、重进三蕉。

忽坠高梧一叶,信知秋到林梢。

罗帷舒卷任风飘,锦字凭谁挑。

楚山花簟横陈处,绕湘屏、曲曲魂销。

却背残灯枕手,梦回依旧无聊。

风入松·其一

清代史承谦

丝丝杨柳故夭斜。

勾引欲栖鸦。

春风夜火扬州路,听城头、画鼓频挝。

绣被焚香独自,银罂索酒谁家?

锦帆犹记到天涯,狼藉旧繁华。

迷楼丝管今何处,但迢迢、野草平沙。

惆怅二分明月,当年曾照琼花。

风入松·其四

清代史承谦

停桡又唱渡江吟。

薄暑未相侵。

频年奔走成何事,任人嗤、酒圣书淫。

白发新添几许,青衫巳误而今。

萧萧瑟瑟响亭林,闷拥薄罗衾。

明知不是秋凉雨,却先搀、无限愁心。

谁共西窗剪烛,花宫清漏沉沉。

风入松·其三

清代史承谦

城边暖色夕阳收。

有客共登楼。

风檐吹落纤纤月,一片香浮。

曲径自生虚籁,疏林已作新秋。

凭栏凝望可消愁,耿耿素辉流。

笙歌罗绮喧阗处,总输他、法界清幽。

把臂何烦阮籍,吟诗须结汤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