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梅尧臣的诗 > 苏幕遮·露堤平

苏幕遮·露堤平

[宋代]: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後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堤坝上的绿草含水带露,远处的房屋在如烟春色的掩映下若隐若现。雨后天色变晴,江水开阔,到处都是萋萋的芳草。离乡宦游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上及地的青色章服,衣服颜色与嫩绿的草色互相映衬,十分相宜。
芳草把路边一个又一个的长亭连接起来,使得远道凄迷。那萋萋的芳草,仿佛是在埋怨宦游的王孙公子已经忘记了归期。眼看梨花落尽,春天马上又要过去了。日光渐暗,暮霭沉沉,那翠绿的春草也似乎变得苍老了。

注释:
①墅:田庐、圃墅。杳:幽暗,深远,看不到踪影。萋萋:形容草生长茂盛。庾郎年最少:庾郎本指庾信。这里借指一般离乡宦游的才子。窣地:拂地,拖地。窣:拂,甩动。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用这里主要是形容宦游少年的英俊风貌。嫩色宜相照:指嫩绿的草色与袍色互相辉映,显得十分相宜。
②长亭:古路旁亭舍,常用作饯别处。王孙:贵族公子。

梅尧臣简介

宋代·梅尧臣的简介

梅尧臣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世称宛陵先生。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 梅尧臣的诗(3808篇) ► 梅尧臣的名句

猜你喜欢

苏幕遮·露堤平

宋代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後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苏幕遮·送春

清代高鹗

日烘晴,风弄晓,芍药荼醾,是处撄怀抱。
倦枕深杯消不了,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
絮从抛,莺任老,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
日影渐斜人悄悄,凭暖栏杆,目断游丝袅。

苏幕遮·杜鹃

清代丁澎

杜鹃花,杜鹃鸟。鸟在花间,血泪和花叫。只说不如归去好。

赚得春归,花鸟都知道。

苏幕遮·寒食

清代王策

柳绵新,梨粉瘦。

脉脉消魂,池馆轻寒透。

一霎花梢斜日漏。

细雨连天,又做黄昏候。

翠原风,青冢酒。

地下红妆,睡损苔花绣。

肠断玉阑香豆蔻。

春到人间,也到幽泉否。

苏幕遮·秋闺

清代束蘅

绿窗闲,人已静。

玉兔初升,银烛光摇冷。

倦倚画楼栏自凭。

庭院深深,墙角花枝映。

小池新水明如镜,霜打残荷,几点无多剩。

瘦减腰肢力不胜。

无奈伤秋,愁绝鸳鸯病。

苏幕遮·探病

清代李雯

紫苔深,薇帐掩。

独自支琴,剩得相思顩。

此日文园真命短。

愁杀东风,总道无人管。

念东床,和梦远。

犹喜青衣,见我曾心愞。

莫说相如消渴浅。

玉露金茎,人在鸾帏畔。

苏幕遮·春晓

清代李雯

花影深帘重。

斗帐微寒,一枕香云拥。

何事起来常懵忪,绣被红翻,颠倒思前梦。

画楼高,香陌迥。

千万垂杨,又被东风送。

门外莺啼芳草动。

独自开奁,检点钗头凤。

苏幕遮·咏枕

清代李雯

翠屏高罗帐小。

半锁香云,自共愁人倒。

一幅潇湘图未了。

斜倚金钿,夜夜巫山晓。

凤钗寒,玉漏悄。

独自温存,只索和衣抱。

梦到君边常草草。

几度香销,更有谁知道。

苏幕遮·陇云沈

宋代无名氏

陇云沈,新月小。
杨柳梢头,能有春多少。
试著罗裳寒尚峭。
帘卷青楼,占得东风早。
翠屏深,香篆袅。
流水落花,不管刘郎到。
三叠阳关声渐杳。
断雨残云,只怕巫山晓。

苏幕遮·暑笼晴

宋代苏轼

暑笼晴,风解愠。
雨後馀清,暗袭衣裾润。
一局选仙逃暑困。
笑指尊前、谁向青霄近。
整金盆,轮玉笋。
凤驾鸾车,谁敢争先进。
重五休言升最紧。
纵有碧油,到了输堂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