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李密的诗 > 淮阳感怀

淮阳感怀

[隋代]:李密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霑襟。
霑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翼。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媿。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金风:秋风。
②穷涂:绝路,比喻处于极为困苦的境地。郁陶:忧思积聚貌。
③葭苇:蒹葭芦苇。藜藿:藿香和蒺藜。泛指野草。
④徙倚:犹徘徊、逡巡。
⑤樊哙:本以屠狗为业,从刘邦起事,屡建战功,封武阳侯。作者从杨玄感反隋失利,隐于淮阳。萧何:从刘邦起事,以功封酂侯,官至相国。
⑥虚生:徒然活着。

译文:
金风吹荡初秋时节,玉露凋伤岁暮之林。
今天晚上穷途之士,忧思郁结伤透寸心。
原野平芜葭苇围合,村落破败藿藜纵深。
眺听乱象良多感慨,徘徊感伤泪下沾襟。
泪满衣襟意欲何为,惆帐都因怀古之意。
秦俗乱世尚未荡平,汉道清朝尚难希冀。
樊哙是个市井之徒,萧何不过是刀笔吏。
一旦与时运相遇合,定会万古留名传谥。
劝诫各路豪杰英雄,虚度此生实在有愧。

《淮阳感怀》赏析

  这首诗分前后两段,每段各八句。九、十两句是前后段的过渡。前段主要写淮阳秋景。起二句总写金风摇荡,玉露凋林的景象,明点题内“秋”字。一“荡”字不仅传出秋风摇扬之状,而且兼含荡涤之意,连同下句“凋”字,将金风玉露的肃杀之气形象地表现出来。金风摇荡,初秋时节尚存的绿叶等随之被荡涤,林木显得萧疏,故云“荡初节”、“凋晚林”。后一句为杜甫《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所本,杜句固然青出于蓝,李句也写得充满秋意。三、四句从自然景物之肃杀凋伤转入人事,贴到自身。当时作者参与杨玄感反隋失败,被捕逃亡,处境艰苦,故自称“穷涂士”;由肃杀的秋景联想到自己的穷困处境,故忧思郁结。两句已透出“感”秋之意,“伤”字更明点“感”字。五、六句又勒回写眺望中的秋景:田野平旷,但见蒹葭芦苇,四处围合;村落之中,唯见藜藿纵横,杂草丛生。两句写出田野荒芜、村落残破的荒凉景象,“合”、“深”二字,更透出杳无人迹的情景,杜句“城春草木深”的“深”字似亦从“藿藜深”脱化。这正是隋朝末年中原地区在酷重赋役压榨下千里萧条景象的真实写照,足以印证“岁饥,削木皮以为食”的记载。七、八两句又收回到“感”字,说明眺听之间,无不使自己徘徊伤感,独自泣下。以上八句,情、景相间,“秋”、“感”相浃,前四句犹因自然景象而兴感,后四旬则因现实社会的残破荒凉而增悲,在重复中有递进。

  九、十两句用顶针格紧承上文,以设问引出“怅然怀古意”,转入后段。所谓“怀古”,实即“感”的进一步发展。“秦俗”暗喻隋末乱世,“汉道”隐指重建之清朝。作者有感于乱世末俗尚未荡涤,盛时明代尚不可望,这正是他之所以“郁陶伤寸心”、“徙倚独沾襟”的原因。但又转念,当“秦俗”未平,“汉道”何冀之时,如樊哙、萧何等人,虽或出身市井屠者,或为刀笔小吏,一旦与时运相遇,却做出改朝换代、重建明时的大事业,万古流传其不朽之名声,因此感到自己虽生此乱世,但只要奋起图王,仍可像樊哙、萧何做出一番事业。“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这是他感秋伤时最后引出的结论,也是他对自己人生观的明确表述。这“世上雄”自然泛指隋末群雄,也显然包括自己。这八句纯粹抒感,以“怀古”抒伤时之慨,表乘时奋起之怀。

  这是一位有雄图大志的人物在乱世中面对秋景引发的联想与感慨。古代有不少不得志于世的士人,想在乱世中一显身手,一展宏图。这种乘乱奋起的思想在一部分士人中相当有代表性。诗写得沉郁苍凉,透出特有的时代气氛。

李密简介

隋代·李密的简介

李密 李密,京兆长安人。隋末,以父宽荫为左亲侍,宇文述劝令学,因谢病读书。尝乘一黄牛,被以蒲韀,挂汉书一帙于角上,一手捉靷,一手翻卷。越公杨素见而异之,语其子玄感,倾心结纳。及玄感举兵,迎...〔► 李密的诗(1篇) ► 李密的名句

猜你喜欢

淮阳感怀

隋代李密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霑襟。
霑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翼。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媿。

睢阳感怀

唐代韦应物

豺虎犯天纲,升平无内备。长驱阴山卒,略践三河地。
张侯本忠烈,济世有深智。坚壁梁宋间,远筹吴楚利。
穷年方绝输,邻援皆携贰。使者哭其庭,救兵终不至。
重围虽可越,藩翰谅难弃。饥喉待危巢,悬命中路坠。
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宿将降贼庭,儒生独全义。
空城唯白骨,同往无贱贵。哀哉岂独今,千载当歔欷。

和重阳感怀

宋代刘弇

又逢佳节破牢愁,天卷微云尽放秋。
一水孤飞临汝桨,几人清兴庾公楼。
萤腰乱试林塘点,蝇阵微收几案稠。
黄菊红萸满乌帽,椒丘谁是醉乡谋。

重阳感怀 二

唐代刘兼

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
蜀国江山存不得,刘家豚犬取何难。
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
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重阳感怀 一

唐代刘兼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
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
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
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重阳感怀二首 其一

唐代刘兼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
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香泪血和流。
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
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和述古河阳感怀之作

宋代韩维

大河雄胜昔常游,拥节题诗为少留。
我亦华颠无用者,碧嵩清颍是归头。

丹阳感旧

宋代项安世

东来复西去,却数十三年。
三过丹阳县,俱乘万里船。
半生行役里,两鬓客愁边。
属玉沧波上,清标倍炯然。

汧阳感事

宋代张舜民

人谁无婚姻,我则分鲜薄。
即今头已白,不识外家乐。
再过汧阳县,心境何寂寞。
当时退食地,东轩俯层壑。
华屋变山丘,九原宁可作。
空存遗爱树,枝叶几荣落。
正如辽东归,但见旧城郭。
堂堂想其仪,物物皆如昨。
眼看北来雁,身是南飞鹊。
霜风扫隃麋,晚翠敛吴岳。
临行更踟蹰,洒泪徧南阁。

洛阳感寓

唐代张祜

扰扰都城晓四开,不关名利也尘埃。千门甲第身遥入,
万里铭旌死后来。洛水暮烟横莽苍,邙山秋日露崔嵬。
须知此事堪为镜,莫遣黄金漫作堆。